王 康
(中共蘭考縣委黨校 河南蘭考 475300)
黨的先進性是黨執政能力提升的前提與保障,雖然不同時代下,黨的執政能力要求存在一定差異,但無論何時當都要適中保持創新性,必須要與時俱進,這樣才能為執政地位的鞏固提供保障,次啊能更好的完成時代發展賦予的使命。基層黨建在提升黨執政能力建設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基礎,也是保障,只基層黨建工作各項問題的科學解決,是促使黨建工作創新的不竭動力,也是黨執政能力提升的基礎。
正所謂“九層之臺,起于累土”,習近平新時代創新工作的基礎便是基層黨建工作,其既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之基,也是執政之要。因為基層黨組織工作者始終是中國共產黨最貼近群眾、最能夠與群眾直接發生關系的“前線人員”,缺少“前線人員”的“沖鋒陷陣”,不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難以實現,黨的執政地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因為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的群眾工作做得好,中國共產黨便能得到人民的一致擁戴,反之,便會引起人民群眾的一致反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盡在于此。[1]因此,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新時代的發展方向、發展方式以及發展要求均有了大幅的轉變,一些新的社會問題以及發展矛盾對黨的建設與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特別是面對日益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以及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蝕,黨建工作穩健與否已經成為決定我國是否能夠贏取這場無硝煙戰斗的關鍵,因此新時代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尤為必要。
新的歷史時期,社會各方面都面臨著深刻、劇烈的變化,這也對于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其困境主要體現為:
創新意識方面:基層的黨組織缺乏創新方面的意識,難以認識到我國在新時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部分基層的黨組織落實各項工作期間,并未切實認識到落實基層黨建各項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實踐期間,在工作對象、方式及重點層面脫離新時代,整體規劃缺乏創新性,受傳統思想束縛,仍然保留著帶有強制、命令性質的管理思想,阻礙著黨建工作的深入落實及發展。
形式化問題方面:在基層黨建的實踐工作中,形式化問題較為突出,忽視創新工作的實施結果。例如,農村地區黨組織建設期間,上級針對基層的黨建工作考察局限于數據報表,忽視黨員干部實際工作情況,存在著形式化的工作作風問題,直接影響基層管理工作,難以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對干群關系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大。
制度建設方面:基層的黨組織,制度建設不夠完善,在管理流程方面不夠細致,宣傳教育及各項管理工作均缺少一定實踐經驗。缺少“兩會一課”的制度建設標準體系,缺少基層的黨建工作整體規劃。支部大會缺乏規范化的管理,黨員綜合素質考核標準體系不完善。
新時代下,科技日新月異、經濟形態不斷更新變化,社會思潮和人們思想觀念不斷變化,基層黨建工作面對的困境與挑戰 ,只有科學、冷靜、客觀地作出分析,才能應對和把握好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要點,實現黨的工作創新和發展。其一,社會的發展使得社會主要矛盾也出現了極大改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間的矛盾已經成為當前的主要社會矛盾。其二,隨著改革的推進與發展,基層黨組織必然會面臨著多方面的變化,如工作環境、功過條件、擔負任務等等。傳統的工作形式已經很難有效解決當前問題,需要在新時代中不斷探索研究。其三,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基層黨組織服務的對象也呈現出多元化,且具有人員結構復雜、流動性大等特點,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難度。
明確發展方向。創新及優化基層黨建實踐工作可充分激發基層黨員的主人翁意識及責任感,將黨員的思想全部統一到創新發展的整體目標中,這些均可為壯大基層黨組織、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力提供保障[1]。對此,要務必堅持與時俱進這一原則,注重基層黨建在工作方式上的創新,持續優化基層黨建的整體工作水平。
有助于實現整體改革發展。在當前變幻莫測的經濟發展形勢之下,基層社會組織的發展與改革作用被日益凸顯出來。對此,實現基層黨建實踐工作的創新,是基層社會組織在新時代背景下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渠道。通過創新基層黨建實踐工作,能夠確保黨組織在整體發展戰略層面上更具長遠性。
堅持思想觀念創新、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適應性。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必須要是要以當前客觀環境為基礎的,各項工作的創新也必須是符合當前社會環境的,是立足于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層黨組織必須要充分認識新時期對基層當前工作的要求,并不斷創新、不斷推進、不斷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推進的同時,基層黨組織還需要加強對工作人員思想培養的重視,提升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做到行動與思想相統一,積極主動探索新時期工作要求、工作職責、工作任務,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感召力、親和力,促使基層黨建工作思路與新時期當前工作新要求相一致。
堅持工作模式創新,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靈活性。新時代的到來,給基層黨建工作也帶來了新的任務與要求。而新任務的落實與完善必須要有新的方法作為指導與輔助。這也就要求黨組織必須要充分了解當前工作環境,積極探索符合新時期特征的工作方法,打破困境,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開辟新路徑。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是黨建設必然要面臨的新環境,同時智能技術的應用也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與途徑。合理的對智能信息技術進行營養,對黨建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同時積極拓展基層黨建活動載體平臺對于提升黨建工作活力、加速基層當前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均有非常重要的幫助,是實現網絡建黨、智慧建黨,構建“立體化的黨建工作體系”重要途徑。當然,智能化網絡技術的應用,也為黨建活動形式的豐富、黨建活動內容的增加提供了極大便利,黨員交流討論會、黨務知識競賽等等形式的增加,可為基層黨建工作靈活性的提升提供有利助力。
黨員教育要走心。黨建是一項靈魂工程,其關鍵在于要用心、要走心、要能打動人心。然而,黨建工作開展過程中也必須要充分認識到黨員首先是一個普通,然后才是普通人中的先進分子這一事實。在黨建工作開展、黨建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同樣需要盡可能的顧及到黨員的實際需求,以用心、誠心來打動黨員,而不是一味強硬要求。在實際黨建工作中,不能僅僅只關注黨建工作的事情本身,而忽略了參與到事情中的“人”,這樣長此以往,必然會使得黨建工作像是隔了一扇玻璃門,很難找到要害。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多關注做事的人,對于困難黨員、貧困黨員多關懷,多關注黨員的內心需求,同時還要不斷激發黨員的責任意識、榮譽意識,只有這樣才能調動黨員工作工作的熱情與動力,才能真正以人民為立場來思考問題、參與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和人民群眾心貼心、心連心,真正急群眾之所急,誠信為群眾解決困難,提升群眾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