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薛璇|文
2020年,“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回顧這五年,中國鋁行業不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擴大鋁應用,鋁在航空航天、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建筑模板、全鋁家具、全鋁化天橋、電纜電線、包裝印刷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效化解了電解鋁的相對性過剩和階段性過剩,更重要的是,中國國內的鋁消費應用成為中國鋁產能的最主要市場。
但是,不容否認的是,中國國內鋁消費的領域差異依然存在。筆者多次在各類鋁展會、鋁論壇上看到、聽到了航空航天、汽車輕量化等“高大上”的鋁應用推介,卻鮮聞農村市場的鋁應用。從某種意義上講,廣大農村的鋁應用形成一定規模,才是社會文明進步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均衡標志之一。
剛剛結束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告中有兩點關鍵信息值得鋁行業關注: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由此可見,擴大鋁在廣大農村的廣泛應用,是當前鋁行業的重大機遇,既可以貫徹黨中央提出的“雙循環”發展格局,又可以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研發推廣適用于農村家庭養殖戶和專業養殖合作社的各類鋁圍欄,溫室大棚所需的支架、骨架,漁業所需的網箱,以及小型鋁合金糧倉、飼料倉、水槽等;
——研發推廣適用于牧區的、便于安裝、拆卸、運輸的鋁合金活動房等;
——各類農用拖拉機和田間運輸機械、農田灌溉設施、播種收割機械、背負式噴霧器、除草機等園林機械、電動三輪車等家用交通工具,除牽引、負重部分之外,推動以鋁代鋼,實現減重節能;
——農村舊房改造,需要大量的鋁合金門窗型材、屋頂、裝飾板等。
適應廣大農村需要的鋁材,不求高端華麗,只求實用耐用。
據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數據,2019年中國人均鋁消費量為27.4公斤,而美國人均達35公斤,日本人均達33公斤。如果按中國鄉村常住人口5.5億(2019年公開數據)計算,平均每人增加5公斤的用鋁量,便可消化275萬噸的鋁材。因此,廣大農村市場鋁消費潛力巨大。
全面決勝脫貧攻堅之后,鄉村振興成為今后的重要戰略任務之一。鋁行業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要求,推動擴大“十四五”期間農村市場的鋁應用。筆者呼吁國家和行業要將農村的鋁應用納入政策規劃中,通過類似于“百萬噸鋁下鄉村”的推廣活動,給予宣傳、引導和財稅支持補貼,在廣大農村培育和拓展鋁產品的應用,這樣既有利于擴大內循環,又有利于促進消費升級、改善農村民生,我們期盼著更多的鋁產品在廣闊的農村市場開始一段美好的“鋁”程,為鄉村振興戰略添加“銀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