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澹火車 2.宋英凱
(1.河南 虞城 476300;2.河南 沁陽 454550)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價值將更多地體現在企業對知識的掌握、運用和創新能力上。尤其對于建設工程咨詢企業這種典型的知識密集型企業,知識既是原材料,又是成果產品,各項業務流程和工作環節均圍繞知識展開。可以說,知識資產是工程咨詢企業的核心資產,知識管理能力將直接影響企業競爭力。傳統管理模式下的工程咨詢企業,其項目咨詢服務團隊有多個,是獨立開展工作的。團隊之間缺少溝通,知識交流、傳播和隱形知識顯性化存在較大難度,團隊自身的知識和經驗也缺乏力量總結、梳理、積累,嚴重制約了工程咨詢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的發展。為了提升知識管理層次、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探索研究適合工程咨詢企業的信息化知識管理模式、方法和手段。
作為典型的知識密集型企業,知識是工程咨詢企業的立足之本、服務之源。企業的服務產品質量高低與否、咨詢業務種類是否多樣,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依靠咨詢人員的知識和經驗。因此,要想在激烈市場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工程咨詢企業必須加強自身的知識管理。①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重復勞動工程咨詢服務涉及多行業、多專業的知識,需要從業人員具備大量知識儲備。②充分挖掘歷史知識,加速“迭代”創新建設項目的唯一性決定了咨詢服務只有相似性無重復性。知識管理可以幫助用戶從歷史知識經驗中挖掘可借鑒的新知識,加速企業知識庫迭代創新。③隱性知識顯性化,減少知識資產流失知識除了已表述的顯性知識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存在于人腦中的隱形知識。
工程造價咨詢企業的知識管理可劃分為三個過程:第一是知識收集和積累的過程;第二是企業知識的整理和合理管理的過程;第三是企業知識再利用的過程。建立專家網絡和人才庫,知識管理的社會化戰略。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在開展造價咨詢服務的過程中,必須要整合社會的人才資源,建立對自己有用的網絡專家和人才庫,進而提高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建立客戶管理庫:知識管理的市場化戰略。工程咨詢企業由于自己的不斷發展會形成一些固定的人脈資源,而人脈資源多了就需要對客戶資源進行整合,建立客戶管理庫,不僅能夠滿足這一要求,還可以開發潛在客戶群,形成良好的客戶網絡。
業務知識模塊在工程管理咨詢企業中是作為一個核心的知識模塊,其中包含著重要知識資源,所包含的資料對企業的盈利以及長遠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其中顯性知識主要以文檔形式來進行保存,隱形知識通過視頻學習來進行學習,也可以將相關知識轉變成地圖的形式,以便于企業員工進行學習和搜素。項目知識大多數都是屬于顯性知識,會直接用文本的方式放在知識庫當中。在造價業務知識中,主要目的是以員工的經驗進行表達,用視頻、知識競賽以及導師制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交流。
如前所述,知識管理系統不能作為獨立的系統存在,必須和各大業務系統相結合,通過業務系統向知識管理系統錄入知識(即知識接入),達到知識的收集與分類存儲的目的;同時向各大業務系統提供知識(即知識接出),在業務流程的實施過程中,自動推送所需知識。知識管理系統和業務系統的對接,該企業通過信息化建設,針對企業的五大業務,分別形成了工程監理、工程咨詢、項目管理、造價咨詢和招標代理業務系統。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產生的工作成果,在業務系統中直接或經過一定的流程審批進入知識管理系統,形成項目成果庫。以監理業務系統為例:投標文件、監理規劃、評估報告、監理工作總結等需要在業務系統錄入,經過技術負責人審核后進入知識管理系統;監理實施細則、施工技術、監理指令、專題報告等項目文件在業務系統中錄入后直接進入知識管理系統。同時,根據項目類型、業務流程節點實現知識推送,能夠在各業務系統的使用過程中適時獲得知識管理系統中的知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知識重復使用的效率。
對工程管理咨詢企業來說,咨詢業務是其進行經營的重點,以用戶的需求來作為其業務知識的依托,將戰略知識作為基礎,除此之外,日常進行管理的知識是企業進行正常運營的支撐,其中知識管理結構也包含在各個知識模塊里面。在企業的戰略知識模塊方面,其戰略目標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直接可以對企業的整體進行規劃。企業文化可以提供引導作用,在知識管理的思想方面進行大力軒窗,引導員工之間可以做到資源共享,建立起學習型的企業文化,促進知識管理的順利實施。外部知識里面的經濟技術以及政治等宏觀方面的知識,可以該咨詢服務指引方向,有針對性的提高其綜合實力。
作為知識密集型性企業,知識管理有助于促進工程咨詢企業自身的發展和完善。尤其在技術不斷發展進步、業主對咨詢服務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傳統知識管理無法實現知識高效運轉,知識管理信息化是工程咨詢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由知識管理入手,從服務知識管理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工程咨詢知識庫的框架功能,以期用戶可以方便快捷獲取業務所需的專業知識,提高工作效率和專業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知識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知識庫只是信息化應用工具,想要真正落實好知識管理,還需營造學習型企業文化、構建企業組織結構來推動企業知識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