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更 張秀蓮
(廣饒縣水利工程公司,山東 東營 257300)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一般具有投資規模大、周期長等特點,這決定了水利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管理具有階段性。多年來,我國的水利建設項目造價控制普遍忽視了前期階段的重要性,而將重點主要放在項目建設的后期階段,甚至在工程決算階段,以致經常發生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三超”現象。本文針對目前水利工程造價管理前期階段中的設計階段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探討。
水利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從項目立項到驗收結束,都會對工程的造價造成一定的影響,然而就當前的情況看:人們主要把精力放在的工程造價控制的施工過程,而對前期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卻終是不夠。然而前期設計階段的控制卻起著統籌全局的作用,對整個工程在實施過程中資金的使用起著指導性的作用。下面就對當前水利工程設計階段在工程造價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具體如下。
1.工程設計階段只重視技術創新,忽視控制工程造價工作的重要性。
2.項目設計與實際脫節,造成施工變更。在進行設計時,設計單位未進行實地調查,往往較多的照搬以往類似工程的設計經驗進行設計或僅根據建設單位主觀意愿、口頭描述進行設計,有的設計圖紙出現結構誤差等,在圖紙審查時沒有審核出來,造成與實際有出入,形成工程變更。項目設計完成后,建設單位領導沒有完全理解設計理念,為達到盡快使用目的,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不進行工程變更,造成工程費用超概算投資。
3.大量的水利工程項目沒有推行限額設計,沒有對設計方案進行優選。很多設計部門較重視技術上的可行性,相對而言對經濟上的合理性重視不夠或者干脆忽視了經濟上的合理性,沒有采取應有的措施促使設計單位去精心設計和限額設計。
4.設計保守現象屢見不鮮。設計人員往往認為“省了投資是別人的,出了問題是自己的”,經常采用加大梁柱截面、增加鋼筋含量等方式隨意提高設計的安全系數,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5.由于新材料、新設備不斷更新,導致價格不斷變化,而定額的調整往往滯后,對工程造價的約束力降低,這也是造成‘三超’覡象的一個重要原因。
6.概(預)算編制不準確。個別概算編制人員專業水平偏低,沒有完全掌握概算定額和編制規定的使用,且不看或不太懂設計圖紙,在進行單價分析時易出現選錯子目、遺漏內容等現象。
水利工程造價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它貫穿于工程項目的各個階段。而擬建項目經過決策確定后,設計就成為工程造價控制的關鍵。國外專家研究指出:設計費雖然占工程費用不到l%,但在決策正確的前提下,它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達到75%以上。因此,必須克服傳統的“重施工、輕設計”的觀念,努力做好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與管理。
工程設計采用招投標不僅能夠促使設計單位采用先進技術,優化設計方案,提高設計質量,也能夠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在選擇委托對象前,應對設計單位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以篩選出資信良好、業績突出的設計單位。具體可積極推行建設方案與經濟方案相結合的設計招標方法,要求各專業設計人員應掌握設計任務書的設計原則、各項經濟指標,方案的比選,從源頭上優化設計、降低造價。同時,建議對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也引入競爭機制,推行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招投標,使每個設計階段均通過競爭完成。且在設計中對每個設計階段進行經濟核算,這樣對克服一些設計人員設計保守,增大概算基數,增加投資的現象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同時又可以獲得具有安全、實用、美觀、經濟合理的建筑結構和布局的最佳設計方案。
目前在水利建設項目中對限額設計的應用并不廣泛,而限額設計對工程造價的控制、避免”三超“現象的出現卻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具體設計時,要按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概算控制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其主要方法是進行投資分解和工程量控制,將上階段設計審定的投資額先分解到各專業,然后再分解到各單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但限額設計應始終堅持科學合理為前提,采用優化設計使技術和經濟緊密結合,通過技術比較,經濟分析和效果評價,力求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效益。
水利工程造價的控制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當一個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做出決策后,投資控制的關鍵就在于設計階段。因此,在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要嚴格控制、有效把握。采取各種必要的管理措施,對設計的各個階段認真分析,以期減少或避免由于設計階段的各種原因而導致的“三超”現象的發生,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建設項目資金的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