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盼盼
延安大學,陜西 延安 716000
思政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相關教育主客體問題,在與思政有關的網絡教育工作發展過程中,一直是教育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明確其教育的主客體相關關系,才能最大化的提升相關工作的時效性。
在新時代背景下,很多學校加強網絡思政教育,并且將網絡思政教育方式廣泛的應用到教育教學當中,網絡思政教育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其教育空間和教學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網絡空間中的主客體之間的堅固關系發生變化,導致學校網絡思政教育,效果不夠理想。一方面,網絡思政教育主客體之間發生主體“客體化”現象,打破以往思政教育主體占據工作主導的地位,使得學習者在網絡思政教育內容學習方面,都能通過網絡讓主客體之間“平等地”獲取信息,難以更好區分主客體之間的內容,導致網絡思政教育主體內容與傳統教育時期主體內容相比,其功能和作用有所減弱。另一方面,在網絡信息開放的時代背景下,隨著思政教育內容變得豐富多彩,使得客體參與教學的自由權上升,假如網絡思政教育過程中,主體教育內容缺乏吸引力,那么很難通過相應的主體內容來吸引受眾和學習者對相關主體內容進行學習,導致與網絡思政教育有關的主體被減弱。還有一方面,思政教育在網絡教學方面,其主客體呈現出客體“主體化”教育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活動中,海量的網絡信息資源,使得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難以正確識別,正確的思政教育內容以及思政教育主體內容,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自我作用漸漸提高,甚至出現思政教育在進行網絡上授課時,客體與主體之間關系變得不清楚和趨于平等,進而很難更好突出思政教育在網絡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導致其教育的主體,不能更好地通過網絡來維系“話語主導權”,影響其教育效果的提高。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網上授課的思政教育主體與客體之間關系變得不清楚和趨于平等,同時,也使得網絡思政教育主客體之間固定關系變得松動。為進一步促進網上授課的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高,需要積極提高網上授課的思政教育客體的主體性,樹立正確的主體性理念,促進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之間的全面發展。首先,在進行網上思政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思政教育主客體,兩者分立為前提,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網絡上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體內容,還要結合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質內容,提高對教育客體的重視。轉變以往網絡思政教育工作重視主體教學現象。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對網絡上思政教育相關理論知識以及與主體性有關的理論進行創新,從學習者的實際學習需求方面出發,從主體性的角度來對客體進行教育。最后,為防止與思政教育有關的主體在網絡環境中“客體化”,則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內容的有機結合,充分將思政教育工作內容的核心價值凸顯出來,最大化的將相關教育教學工作落實到位,促進其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新時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在開展網上工作時,是自由和民主教育,但是,在區分網絡思政教育相關關系時,需要堅持主客體教育,平等性原則,兩者之間平等教學,才能更好為促進其教育教學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在進行網絡上的思政教育教學中,相關教育工作者可以結合新媒體、信息化技術,推動思政教育相互關系之間雙向互動,在教育理論和教育內容上有機結合,同時,還要將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轉變以往網上思政教育教學,單向灌輸主體內容,而忽視客體內容的現象。除此之外,在堅持主客體教育平等原則方面,還要積極實現兩者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和共同進步,提高其網絡的教育教學價值。
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大眾通過信息技術平臺來選擇思政教學內容時,需要將思政教學客體的主體意識提升,不斷提高自我在思想政治學習工作中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同時,在提高主體意識過程中,需要充分將客體的主體地位發揮出來,不斷將思想教育的客體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地位和價值提高,進一步促進思政教育網上授課時,相關教學客體自身主體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在思政教學工作當中,相關教學人員要不斷將自己的綜合能力、素質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能力進行提高,從而更好地為思政教育網絡上授課的主客體之間有機結合奠定基礎。
總之,在新時期背景下,思政教學工作主體與客體之間擁有同等重要的價值,所以,在思政教育教學工作中,為更好滿足教育工作需求,需要結合網絡的時代發展特性,促進主客體之間的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