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晨晨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流行音樂具備通俗易懂的鮮明特征,是當前人們非常喜愛的藝術形式,在如今的各大高校音樂教育當中成為了專門科目,為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提供了全新的內容與形式支持。雖然流行音樂內容簡便易學,和學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貼近,也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但是不合理的流行音樂指導方法卻會導致教學固步自封,影響流行音樂在培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方面的優勢發揮。根據這樣的情況,高校要大力調整合格新流行音樂教學方案,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流行音樂發展態勢調整教學方法。
流行音樂和傳統音樂教學相比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所以在設置教學目標的過程中也需要有所差異。流行音樂教學目標的設定,除了要遵照音樂教育的基本要求之外,還需要設置以下三維目標,給學生流行音樂學習能力的發展提供明確指向。一是知識與技能目標。流行音樂教學的直接目的就是盡可能為學生傳授與流行音樂相關的知識和演唱技巧。不過這一目標又可以劃分成三個層次,分別是直接、發展與持續性目標,具體的目標內容需要根據流行音樂教學內容來確定。例如,在學習《唱臉譜》這首流行音樂作品時,直接目標是通過對這首作品的學習提高學生對國粹臉譜知識的掌握水平;發展目標是利用啟迪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把握原有音樂的前提條件下,進行二次創作與加工,運用不同改變方法賦予音樂作品差異化的風格與內涵,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持續性目標是培育學生對流行音樂學習的長久興趣,增強學生對流行音樂的深刻領悟力。二是過程與方法目標。流行音樂可以獲得學生認可欣賞的原因除了明快節奏與優美旋律要素之外,還包含歌曲作品展現出來的態度和歌手要表達的內在情感。所以,教師要創新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延伸學生的學習和創作空間,激勵學生大膽嘗試。三是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在這一層次目標的設置上,既要指出流行音樂需要讓學生更好地體驗與品味生活,又要幫助學生塑造正確三觀。
可以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才是理想的教學方案,所以在流行音樂教學方法的改革上,要把學生放在中心地位,體現出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小組合作、師生互動、實踐活動教學法等都是比較理想的教學方案。例如,在學習《青花瓷》時,為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合作意識,教師可以引入小組合作學習法,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探討這首作品包含的文化內涵與生活哲理,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也讓學生進一步梳理大眾文化發展和建設精神文明之間的關系,認知流行音樂作品的教育功能。另外,教師除了要把關注點放在課堂教學方法改進上外,還要針對流行音樂進行專門的科研學術研究,補充理論教研資料,為教學實踐的調整提供理論支持。例如,通過舉辦教師講座的方式幫助教師革新教育理念,增強教師參與流行音樂教學理論研究的動力;定期組織開展以流行音樂為主題的研討課程,引導優秀學生代表參加,通過師生共同研討和積極吸納學生的意見,來優化流行音樂課堂建設。
為了有效把握流行音樂教育成果,對目前的音樂教學方案進行持續變革,必須在教學評價上加大研究,并對傳統的評價模式進行改革,改革的重點應該放在:一是讓學生成為評價主體。在評價過程當中,要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促進學生主觀情感和學習思想的表達,保證評價結果更加的全面客觀。二是要加強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強化學生流行音樂學習,主觀能動意識,激勵學生挖掘音樂本質。教師在對學生的流行音樂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要增加激勵性評價所占比重,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另外還需要用恰當方法在恰當時機指正學生的不足,得到學生的積極接納,優化學生的流行音樂學習態度。三是探尋多元化評價方式。比如可以舉辦流行音樂會表演讓學生在舞臺上接受鍛煉,并在演出之后設置評委點評環節,讓流行音樂教學評價擺脫傳統模式。
在素質教育的持續推進過程中,高校音樂教育也在踐行素質教育思想上進行變革,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把流行音樂作為了音樂教育中的一部分。流行音樂作為高校音樂教育內容的時間并不長,在這一領域累積的教學經驗不足,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方案的創新與調整,給學生打造自由活躍的音樂學習環境,讓學生可以積極吸收流行音樂的精華,陶冶學生藝術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