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
(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環境保護監測站,遼寧 葫蘆島 125200)
環境監測具有動態性、目的性、整體性與層次性的特點。動態性是指環境隨著氣象的變化而變化,監測結果呈現變動特征。為此,想要提高監測質量應當提升監測適應能力,通過提高監測準確度進而保障對環境的有效監控。目的性是指以環保為目的實時監測環境,通過有效的監測助益做好環境工作。通過分析監測結果所呈現的數據、圖像等信息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環保辦法。整體性是指環境監測涉及多種內容,包括樣本采集、具體監測等,需要監測人員審慎、仔細監測,以保障擁有較高的監測結果質量。層次性是指監測工作自身的系統性,從起始到終止應當層層推進,層次分明,劃分監測內容、項目、區域,同時深入分析環境污染程度,研究變化趨勢,明確重點監測內容,保證監測的科學性、有效性、完整性以及規范性。
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不容小覷,而作為環境保護耳目的環境監測工作,其為各級政府提供重要的科學數據以進行環境規劃、管理和執法等,因此,他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視。優良的環境監測質量將會對環保工作起到有效地促進作用,反之,它將會讓環境保護工作變的困難重重,因此,環境監測的質量優劣直接關乎著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
環境監測工作是依照國家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而開展的旨在為社會提供公正、客觀環境監測數據的工作,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環境監測的結果。
為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規范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可靠,國家環保總局下發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和《環境監測人員持證上崗考核制度》。《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是依據《環境保護法》及有關的法律、法規而制定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行政法規,具體規定了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職責和工作內容以及違反相關條款的處罰。國家環保總局還頒布了《環境監測管理辦法》,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要求是“各級環境監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進行環境監測,并建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對環境監測實施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并對監測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負責”。
監測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得不到有效的調動,缺乏有效的培訓學習和考核標準。在采樣、測試等工作中,監測人員操作導致樣品出現誤差的情況較為常見。
監測布點是現場監測的第一步,也是對監測結果影響較重的一步。由于環境監測工作中,監測點位的布設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因此監測點位布設的適宜與否,不僅直接影響到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代表性,更關系到能否真實地反映實際狀況。然而,在實際監測中,往往會由于排污口位置、周邊環境以及天氣狀況等因素影響點位布設。當監測點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而存在偏差時,實測的數據就不能完全精確地反映實際情況。實際上,風力、風向、溫度、降水等都會改變空氣或水體中的污染物分布情況。尤其在采集同一斷面兩個以上點位時,如果距岸邊較近,更容易引起采樣誤差。
1.樣品的儲存方法、采樣容器的材質、采樣的深度、氣象條件等因素都對采樣工作造成影響 例如:在測定某水體溶解氧含量的工作中,水樣的深度、水體的溫度等都會對監測結果產生影響;再如,采集水樣分析其石油類的含量時,由于塑料會吸附石油類使分析結果偏低,因此水樣只能用玻璃容器采集而不能用塑料容器。
2.對采樣時間和頻率的精準掌握,對采樣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有很大的作用。如果采樣時間沒有掌握好排污的時間、或是一段時間內采樣頻率較低,則可能使采集的樣品不具有代表性。
在分析工作中,設備儀器未校準、化學試劑純度不夠、實驗時的環境因素等均會造成分析結果產生誤差。
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的首要條件就是監測人員的素質,他們的水平可以對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產生直接的影響,進而影響著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以老帶新的形式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充分發揮老監測人員的帶動作用。同時,積極營造寬松的工作環境,調動新上崗人員的工作熱情和活力。通過加強業務學習和業務考核,提高監測人員的業務水平。一方面開展相互交流學習,鼓勵自我學習,并從嚴要求,做到學為致用,學有所長,學有作為。另一方面組織監測人員定期學習最新監測技術、交流工作經驗,以不斷提升監測質量。
監測采樣時要嚴格按照監測點位布設規范布設,避免人為誤差照成的偏差。采用監測點位編碼管理,每個都設立一個唯一編碼避免誤差,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采樣時間和頻次增強監測質量的可靠性。
樣品的采集是整個分析過程的第一步,把控不好將對結果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要加強必要的質控手段,首先器皿要嚴格按照不同分析項目不同器皿的原則,取樣量和采樣方法也要規范。可以適當的增加平行樣和全程序空白樣品來對整個采樣和運輸過程進行監管,從而確保采樣過程的準確無誤。
分析結果直接影響著對監測點位的環境水平的判定,所以必須嚴格把控,首先要保證所用試劑和儀器設備的準確和有效性,就需要對儀器和試劑進行定期的校準和標定,分析人員的定期培訓和交流學習也能提高分析的準確性。
在環境污染日益加劇的今天,環境監測已成為環境保護中一項前瞻性、根本性的工作。只有認識到環境監測的重要性,不斷完善環境監測工作,確實做好環境保護這一主題,才能真正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