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振 甘肅省臨夏現代職業學院
美術鑒賞是指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美術作品的過程中,促進學生體驗美術作品中美妙的藝術手法,欣賞并感受優秀美術作品中的人文氣息,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學習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發現美、認識美、享受美,提高學生的藝術情操和審美能力。隨著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何有效地提高人們對藝術的審美能力,使人們能夠獲得良好的藝術體驗進而陶冶情操,已成為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挑戰。美術鑒賞作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越來越受到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審美能力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良好的審美能力對人們的思想習慣和言談舉止都有著重要影響。在審美過程中,人們通過不同的角度來理解、感悟自己當前發現的美好,從而使自身獲得精神的愉悅和滿足。良好的審美意識往往會促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發地去創造美、發現美、維持美,這種美好往往體現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包括人們的衣著、舉止、家居體驗、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不僅影響著學生自身的言談舉止,也影響著周圍人群對學生本人的認識和看法,當學生完成學業走出校門,尋找工作時,如果學生衣著邋遢,發型怪異,不注重自身的言談舉止,那么很有可能會被考官拒之門外,從而失去工作機會。因此,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的人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商品經濟的發展,重商主義、實用主義在社會上成為潮流,與之相對的是人們浪漫主義和人文思想的逐漸流失。一些職業院校受到這股思潮影響,開始集中于職業實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從而忽視了對美術藝術教育的投入。美術教育作為職業院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的重要手段。美術鑒賞課程在職業院校的開展,對職業院校素質教育的建設與成就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學生的思想品格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影響。
在職業院校美術鑒賞教學中,美術教師的美術素養對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有效提高學生對美術的審美能力,美術教師首先應具有較高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因此,在職業院校美術教育建設過程中,美術教師要重視審美能力的發展、不斷提高自身審美意識,以加強美術文化鑒賞學習,從而培養自身優秀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
在美術鑒賞課程中,為有效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教師應不斷地優化、改進教學方式,積極地運用新技術,打造良好的教學體驗。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鑒賞青花瓷這一偉大藝術作品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運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周杰倫演唱的歌曲——《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悠揚動聽的歌聲迅速把學生的思緒從其他思考中吸引過來,同時歌曲中對于青花瓷的美好描述,有效激起了學生對青花瓷的向往。此時,教師再運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一些優美的青花瓷藝術作品,結合自身對青花瓷藝術的分析鑒賞,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學生對于青花瓷這一作品的藝術體驗,使學生在獲得美好享受的同時,也相應地提高了審美能力。
在美術鑒賞中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以推動學生自主鑒賞美術作品,提出自身的看法,對于學生積極的、正確的看法要及時地予以肯定和表揚,對于學生消極、負面的看法要及時地予以指導糾正。師生之間加強互動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美術鑒賞的主體作用,營造熱烈、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大,在職業院校美術鑒賞課程中促進學生審美能力提高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良好的審美能力對人們的思想習慣和言談舉止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美術鑒賞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應加強自身專業文化素質培養,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改進教學方式,充分運用新技術,打造良好的教學體驗,加強師生互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