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萊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
隨著文化多元化的形成,藝術文化發展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作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文化藝術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藝考生的人數在每年的高考中占據一定的比例且逐年增加,這從側面反映出教育部對音樂類專業的重視程度。作為培養高等人才的場所,高校是人才強國戰略實施的主體,高校鋼琴課程的開設,讓學生通過進行鋼琴專業課的學習,豐富自己在鋼琴方面的知識,提升自己的個人文化修養,增加自身的藝術內涵。同時,深入貫徹文化建設,順應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潮流,豐富了課程開設安排,促進了高校學子全方位、多方面的發展,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高校的一份力量。
高校鋼琴課程改革是適應文化建設發展的產物。其課程改革具有多方面的意義,接下來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為大家剖析。
從個人方面來講,高校鋼琴課程的開設,是文化藝術建設的一部分,旨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以及對于音樂的鑒賞、學習,從教學的內容、方式,以及課程的實踐性方面出發,鋼琴課程的改革強調課程模式的創新以及側重點,促進鋼琴課程更好地開展,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1]。這有利于啟迪學生心智,陶冶學生的藝術情操,豐富學生知識儲備,使其發展更加全面。
從教師方面來講,鋼琴課程的改革創新,對于其自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在教育大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打破原有的授課方式,結合新時代的教育特點,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善于捕捉敏銳信息,增加教學經驗。這是一種對自己,同時也是對學生負責任的表現,有利于尋找更高效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興趣,促進我國對于文化藝術教育的推進,有助于學生實現更好的自我發展。
從學校方面來講,推進高校鋼琴課程的改革,是響應國家“人才強國,人才興國”戰略的號召。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高等學府,肩負著培養國之棟梁的重任,鋼琴課程改革的落實,有利于促進我國文化藝術軟實力的發展。文化是國家實力的象征和體現,當它成為一種科學核心價值觀時,它是精神動力、吸引力,是軟實力;當它成為文化產業時,它又是物質生產力,是硬實力。
高校鋼琴課程的授課內容大多為鋼琴理論知識講述,教師通過多媒體方式播放提前準備好的課件,并進行籠統的概念解析,使授課內容單調乏味,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時效性。
在我國教育體制大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灌輸式授課模式已不再適應潮流。教師只注重學術的傳播,達成課堂任務,達成量的指標,而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大方向,沒有將知識落實到學生個人,不利于學生很好地掌握鋼琴專業知識。另外,教師的授課形式單一,沒有創新改革,課堂缺乏活躍度,容易使學生形成思維定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2]。
“實踐是踐行理論知識的唯一標準”,鋼琴課程作為一門可操作性較強的科目,加強實踐操作訓練十分有必要。然而現階段的高校因為以下原因而缺少鋼琴實踐課的安排。第一,高校的設備資源不充足,無法滿足廣大學子加大理論實踐課的需求。第二,部分學生對實踐課的態度不認真,實踐課堂的紀律保持得不夠好,不便于教師的管理,從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鋼琴課程作為一門藝術學科,起到陶冶情操,改善氣質,提升個人藝術修養等重要作用。在進行鋼琴課程授課時,教師應注意豐富課堂內容,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課堂時效性的提高。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推進,新教育技術的普及,教師首先應該打破傳統的授課模式,借助多媒體、遠程教育等,創新課堂模式,豐富教學內容。例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鋼琴演奏會的相關視頻,開闊學生的眼界,加深知識層面的學習。其次,教師應該明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向,從學生角度出發,拒絕灌輸式的授課方式。在鋼琴理論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游戲來增加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提高課堂學習的積極性[3]。
高校首先應根據學校自身特點,利用好有限的鋼琴教育資源,分批次、合理地安排好鋼琴實踐課程,使資源利用率最大化,為學生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其次,對于實踐課程的紀律維護問題,學生應該加強自我約束,強化個人素質教育,認真配合老師完成鋼琴實踐課的學習,避免因維護課堂紀律而浪費實踐課的時間。教師應該合理進行實踐課程安排,做到有條不紊,及時對學生的鋼琴操作進行引導和糾正,落實到每一位學生,鞏固好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課堂的時效性。
對于鋼琴課程的學習,有些人從小就接觸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有些學生缺乏對于鋼琴的基本知識以及音樂素養。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掌握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對于底子薄弱的學生,可以注重基礎知識的講授;對于底子較好的學生,可以增加難度,進行拔高練習。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面對新的時代改革與變遷,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面對機遇,我們要努力抓住,好好把握,使其孕育出新的事物,迸發出更大的能量。面對挑戰,我們不能氣餒,要改變現狀,積極改革創新,迎難而上,積極找尋最優措施,從而獲取正確答案[5]。
高校音樂專業教育鋼琴課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文化藝術軟實力的發展,此次鋼琴課程的改革,借助多媒體等新興教育技術,同時對鋼琴教師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業務能力及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促進了鋼琴課程內部優化以及創新改革,充分發揮了該課程的學術優勢以及體現了自身價值,推動該學科更好的發展,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在新時代的影響下,我國大力推行精神文明建設,文化藝術必將吸取更多精華,不斷地進行創新改革,迸發出巨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