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侶 江蘇省無錫市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我國職業院校主要根據社會崗位的需要來培養具備專業技術和技能的實用型人才。但近年來高校的擴招政策以及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享受到高等教育資源,導致在職業院校的傳統培養模式下的學生缺乏社會競爭力,所以目前需要探討職業院校如何在經費、師資及設備因素不穩定的情況下,構建新型音樂教育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
大多職業院校忽略社會崗位要求,采用著過時的教育培養模式和傳統的教學理念將知識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將學生放置在被動學習課程知識的位置,沒有相應的課程以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主動思考能力,同時課程設置方面也未結合學生實際的知識儲備情況和綜合能力,導致學生無法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
現如今,單調枯燥的填鴨式教育方式越來越不適應學生的素質教育,職業院校音樂教育方向的教學內容缺乏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并且在課堂上只凸顯了死板僵化的課本內容,還缺乏一定的課外拓展和趣味性知識探討內容。
職業院校將音樂教育定位于重點掌握一定專業技術和技能的音樂師資,音樂專業的學生在接受專業能力學習的基礎上,缺乏師范院校針對特長生教學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應用方面略顯不足,從而導致學生缺乏教學技巧和實踐經驗。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高等院校享受教育資源,精英教育也進一步大眾化,因此,隨著社會崗位對人才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各個職業院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準確地制定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理念。就現實情況來看,復合型人才越發受到社會的青睞,即具備一項專業技能的特長生還需要掌握其他包括教師專業能力和學科研發能力等,職業院校應該注重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并且引導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養。
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有部分教師一味地注重按部就班的教學計劃和嚴肅謹慎的教學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呈現也相對落后,這不僅抑制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表達,還嚴重打擊了學生對課程的學習積極性。職業學校應該在加強教師的教學素質培訓的同時,派遣優秀的音樂教師前往秉承現代化辦學理念的職業學校進行調研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社會熱點,在課堂上鼓勵和引導學生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來進行創新,豐富教育教學的課程內容。此外,教師還應大力拓展學生在專業領域的知識面,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前提下,注重學生對課外知識的拓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對音樂領域專業知識的學習積極性,還有效地將傳統的教師主導課堂轉變為師生互動型和學生主導型的課堂。
從現如今的就業形勢來看,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歡迎,具備多種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相應地就會有多種職業選擇權利。因此,職業院校不能只拘泥于培養單一技術技能的人才,還應該注重完善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課程體系。音樂教育課程重點包括專業課程、文化課程及實踐應用課程三大模塊體系,改變固有的以“專業課為主”的培養觀念,另外鼓勵學生利用專業課程之外的時間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注重培養自身的個性化特征,努力突出個人特質和能力。
職業院校應重點理解音樂教育的教學內涵,重視學生在主體課堂的參與程度,并且要求教師不僅在完成課程進度的基礎上對學生學習方面給予指導和培訓,提高學生的快速學習能力,還要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參與師生活動互換等體驗性課程,課后給予學生反饋,加強學生的音樂教育教學實踐能力,使學生逐漸在實踐中提高學習與實踐能力,找出自身不足并加以改善。另外,實踐應用類課程的設置也應該以合理的測評方式來進行學生綜合能力的多方面考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教學實踐水平。
在我國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職業學校的教育現狀與不足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在改善過程中還是存在教學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落后,師生課堂缺乏互動性和趣味性及教學實踐經驗缺乏等問題。因此,學校應該準確定位人才培養方向,改革優化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探索適合社會發展和學生個性化成長的教學培養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