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新令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三團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新疆 精河 833303)
當前我國的棉花市場主要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而新疆地區作為國家優質棉的重要生產基地,加大對棉花產業的發展,實現棉農增產增收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現階段的農業化發展進程中,新疆地區的各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應當著重推進當地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信息化和綠色化發展,充分帶動我國西部地區的農業經濟平穩增長。
推進新疆地區的棉花農業發展產業化,則要從經營模式上進行改善,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指導棉農及企業整合棉花的育種、種植、收購和加工以及銷售環節,根據市場需求為導向,引導龍頭企業及農業中介組織發揮帶動作用,形成產前、產中和產后相互聯結的棉花產業鏈條。從而能夠形成棉花產業一體化模式,相關工作人員則要有效連接棉農及加工、銷售企業,實現棉花的產業化經營[1]。而且還要發揮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的積極作用,完善農業技術體系建設,通過加強基層農業部門和機構的發展理念提升以及技術水平提高,從而能夠更好的協助農業化發展,保障棉花產業化模式的推行,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化發展體系,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
當前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促使新疆地區的棉花種植質量和產量有所增加,但是就目前的棉花需求來看,還遠遠不足。因此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要積極配合當地政府農業部門,助推棉花產業的現代化轉型,摒棄傳統的棉花種植管理模式,積極引進先進的自動化生產、種植和采收機械,進一步提高棉花產業的種植水平,節省人力和成本,以增加經濟效益。所以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則要加大現代化農業發展宣傳,提高棉農及企業的現代化發展意識,樹立先進的農業種植經營理念,鼓勵棉農根據實際種植情況,采用自動化機械設備,提高棉花的采收效率和質量。同時還要深入棉農基層,指導棉農棉花高產高質耕種技術,在“科技興農”理念的指導下,結合當地種植條件研發和推廣新型種植技術及輔助技術,比如棉花選種、棉花品種培育、棉花采收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加工一體化等,并且還要做好后備技術攻關,基于農業科學技術和前瞻性的農業化發展眼光,提高棉花發展的機械化程度,從而有效的促進新疆地區的棉花等農業化發展朝向現代化前進[2]。
如今我國已經進入到信息化社會,在各個行業的發展中都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支持。在新疆地區的農業化發展過程中,則要加強對信息化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應用和創新。比如在棉花作物農業化發展中,則可以通過信息網絡技術對棉花種植進行監控和管理,有利于及時了解天氣狀、減少自然災害損失等。另一方面在生產和銷售環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相關的農作物交易平臺了解需求信息,指導下年種植計劃,并且借助信息化平臺和網絡的交互性,還可以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增加棉農經濟收入。同時利用物聯網則可以實現“智慧棉花農業發展模式”,充分保障棉花質量,打造區域棉花種植品牌。因此提高棉花產業的信息化程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棉農及企業收入,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推行后,綠色農業理念迅速普及,對農業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是在增產的過程中注重對周圍生態環境的保護,推行資源節約、產品安全、環境友好的發展思路?;诖宿r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應當積極宣傳綠色農業的概念,宣講傳播綠色農業發展模式。以新疆地區棉花農業化發展為例,則要在排水灌溉、施肥施藥等方面進行宣傳教育,指導棉農及相關種植基地、企業等應用滴灌、噴灌等綠色節約灌溉方式,根據棉花的生長特點實施澆水作業。同時在施肥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施加化學肥料,防止對當地土壤和地下水造成嚴重的污染??芍笇Ю酶燹r家肥幫助棉花等農作物的健康生長發育。此外在病蟲害防治中,則要杜絕使用高毒、高污染性化學農藥,要加快科技創新,推行生物農業或者采用物理方法以及生物方法等,加強對棉花的病蟲害防治效果。實現棉花增產增收的同時,注重對周邊自然生態的保護以及資源的節約,能夠充分提高棉花農業化發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綜上所述,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其農業化發展對社會經濟以及社會穩定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在當前農業化發展要充分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在科學發展觀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則要實現產業化、現代化、信息化和綠色化,從而推動農業的快速發展,促進農業經濟良好、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