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峰
(黑龍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6)
現階段主流的工程地質勘探技術包括探井、鉆探以及物探等,同時由于近年來物探技術的不斷進步,在實際的工程勘探過程中其表現出了更為突出的效果,被廣泛運用于各種勘探工程中。相對于其他勘探技術來說,物探的勘探效率更高,所使用成本更少,但隨著工程數量和難度的逐漸增加,物探技術也同時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會直接對工程中地質勘探結果的精準程度造成影響,甚至于對我國物探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造成遏制[1]。所以為了保證相關物探技術可以在實際的工程勘探中進行有效使用,需要對物探技術的實際應用方式進行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物探技術作為地質勘探中較為常用的勘探技術來說,在實際的勘探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進行水文探測時,通過水質的導電性以及巖石的電磁進行物探勘探。此外,物探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還可以對一些自然災害起到預測防范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安全性。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通過物探技術可以使工程的安全性大幅度上升,保證工程的穩定進行[2]。大量的工程中表明,物探技術在勘探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全面準確的物探勘探,使相關工作人員可以較為準確的掌握工程周圍的實際地質情況,對可能出現的地質災害進行較為準確全面的預測,提高了工程的整體效率。
在實際的工程勘探過程中,由于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多變,不同情況下很可能造成電場、磁場等物理場的變化,這種情況下相關勘探人員應該使用放射性勘探、磁法勘探等,而經過多種地質條件下的勘探,物探方法是多種勘探方法中最為經濟和實用的,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勘探方式,且勘探結果也比較精準[3]。物探技術在工程物探工作中,主要體現在探測精準、探測深度低以及施工場地較小的幾種特征。在工程中,往往淺層的地下地質問題最為突出,因此物探技術的探測深度較小。同時在實際工程的地質勘探工作往往要求時間較為緊迫,根據工程勘探要求的不同,使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工程的勘探工作。
2.1.1 傳導類電法勘探
進行電法勘探的過程中,勘探的對象可以針對傾角小于20°、電阻率或埋深以及水平巖層電性層等多種數據。電剖面法一般包括中間梯度法以及聯合剖面法,中間梯度法的探測可以針對于較為陡峭的高阻薄脈,而聯合剖面法可以對脈狀低阻體以及斷裂破碎帶等進行有效的勘探。使用高密度電法時,一般是涉及到壩基選址或是地基勘探工作,此方法對于煤礦采空區同樣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針對于一些金屬氧化物礦床以及埋藏度較低的金屬硫化物礦床自然電廠法往往具有較為明顯的效果,探測無煙煤以及石墨,勘探中顯示斷層的位置,通過確定含水破裂帶的坐標,判斷地下水走向。通過充電法可以有效了解充電道題的規格、形狀等,在進行金屬礦床以及無煙煤的探測過程中往往具有較為顯著的作用。脈狀體的產裝可以通過激發極化法進行探測。
2.1.2 感應類電法勘探
選擇勘探方式時要根據實際工程條件進行有效選擇,在勘探地下水、基巖埋深或是環境勘探的情況下,連續電導率剖面法是較為合適的選擇,其探測深度可達到1000m,如果需要更深的位置進行探測,可選擇CSAMT,其可探測深度可達到2000m,對油氣藏、地熱或固體礦產深度等方面均能發揮出較為顯著的效果。剖面法中主要包括了大回線裝置剖面法以及同點裝置剖面法,一般來說大回線剖面法運用于矩形回線的探測,運用于寬頻帶的觀測上較為常見,往往在音頻干擾較大的勘探工作中效果并不理想。而同點裝置剖面法主要被使用探測金屬礦或找礦。在進行水資源和地質填圖的過程中,甚低頻率法效果較好。進行花崗巖風化帶的互粉過程中,可以通過地質雷達法進行較為準確的判斷,將花崗巖風化帶進行準確分層,一般進行隧道探測時,管線探測法需要在進行開挖之前進行勘探,對地下管線的埋深以及走向做出精準勘探,通過使用電磁感應的原理對金屬管線以及光纜堿性有效檢測。除此之外,電磁波也可以針對其他材質的地下管線進行一定的檢測。
在工程探測過程中,彈性波法相對來說具有更加清晰的分辨率以及結果,在探測結果中可以清晰的區分出復雜的尤其結構以煤床結構。在進行探測的過程中被廣泛運用于國內各種覆蓋層厚度檢測、巖體完整系數測定以及地質構造等方面的監測。還有折射波法可以有效對100m被的圍巖分級以及低速帶進行有效勘測。瑞雷波法相對操作較為簡單,但由于其探測深度較低,使用上往往受到較多的限制。反射波在實際的勘探中一般在采空區或是斷層的勘探較為多見,雖然勘探深度較大,但坡度上具有一定的限制。
進行勘探的主要對象為深層斷層、大溶洞等地質結構,對于密度體異常的探測具有明顯效果,也可以對斷層和斷裂進行有效預測。
一般來說巖石自身附帶一定程度的磁場,所以巖石磁場的檢測可以與地質勘探工作共同結合。而所謂的天然磁場法中的天然磁場一般指的就是巖石自身的磁場,這是一種以巖石磁場最為基礎的地質勘察方式。開展天然磁場檢測之前,先要對區域內的巖石磁場范圍進行有效的分析,根據巖石的磁場頻率以及相應的地質結構制定較為完整的地質結構分析方案。
同時在實際的勘察過程中,要防止各類外界因素對天然磁場法造成影響,天然磁場法相對于其他方法來說抗干擾能力較差,在一般地質勘察的過程中甚至電子設備都會對其產生影響,最終的勘察數據往往會產生一定的出入,影響實際的勘察精度。
此類方法主要運用于地形較為陡峭危險的部分,包括基巖裂隙水或是斷層帶的探測等方面,要求被探測對象和周邊環境的放射性不同。一般來說放射性勘探主要在斷層或裂隙等位置具有較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般來說這種方法可以對狀態異常的深大斷裂區域進行有效探測。在進行地表至深部溫度變化過程的探測可以使用此類技術。
井下物探方法主要是借助于相關儀器對井間巖土的物理差異以及天然差異等變化做出相應的觀測記錄,從而可以有效分析出井附近區域的具體地質結構,分析確定測定區域的水文地質信息。合理區分出軟弱夾層以及風化層的厚度,同時對地下水的污染情況進行較為具體的監測。
相對于一般工程工作來說,地質勘察涉及的行業較多,其綜合性較強,且在實際勘探期間會有多種因素影響勘探結果的完成,所以為了保證勘探質量,進行勘探前要選擇較為合理的勘探方法。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在勘探技術上得到了較為顯著的進步,但目前的技術與國外很多發達國家相比來說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需要相關從業人員不斷進行優化和改進。在目前的地質勘探工作中,物探是一種較為常見且高效的勘察技術,通過物探技術可以實現對較深地質的有效勘探,同時相比于其他的勘探技術來說得出的結果也更為精準有效,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推廣程度極高。
在未來物探技術的進步方向主要在其技術的不斷推廣和優化,例如物理波場的頻譜范圍會有所增加,純直流波的電磁波譜也會發展為雷達波。隨著我國工程需求的日益增長,相應的探測需求和探測水平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和進步,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也會給將來物探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優化帶來新的動力的機遇。
進行實際的地質勘探過程中,往往需要面對較為復雜的地質勘探環境,在這種條件下相應的勘探設備首先需要具有防震防潮的基本能力。同時由于近年來我國信息化程度的不斷加深,相應的技術設備也要更加智能化、信息化有助于探測工作效率的提高。我國相對其他國家來說國土面積遼闊且地形更為復雜,根據這一情況來說需要對設備儀器的防震防潮能力進行進一步加強,同時也需要在設備的設計上更加方便,盡可量的減少地形對于設備使用上的限制,在設備探測方面也要根據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及時進行更新,使探測結果更加準確,保證探測的準確性,使工程相關的決策人員能夠做出更為合理有效的決策工作,提高工程的建設質量和建設安全。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的工程行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進步,而勘探作為工程建設的重要保障,對于工程的質量和工程效率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F如今隨著相應的物探技術的日趨成熟,在實際的工程地質勘探期間,技術得到了較為充分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勘探過程中的勘探質量以及勘探效率。
所以為了使物探方法在未來的地質勘探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人員需要不斷吸收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目前的物探技術進行更新和改良,同時在實際的勘探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要根據實際地質情況選擇較為合理的勘查方式,從而保證勘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