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菊
(中共信宜市委黨校 廣東茂名 525300)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發展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如何充分利用好、發揮好各方力量助推鄉村振興就成了我們當下必須深思的問題;其中有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是我們不容忽視的,也應該大力引導和利用好的人群就是農村黨員,我們應該創設條件、鼓勵他們、引導他們保持好和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讓他們踴躍參與到鄉村振興中去。
黨組織結構有待優化。農村黨組織在開展工作時,由于黨組織結構滯后,很多工作都無法順利開展或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如農村黨組織人員的老齡化、新成員不足等問題,使得基層黨組織的先鋒模范作用無法有效發揮,制約著農村各項工作的有序落實。
先鋒模范作用不強。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時,由于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強,給實際工作開展造成阻礙[1]。農村黨員的意識有時只停留于一種表面形式,還不夠務實,這給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突出農村黨員的政治擔當。實施鄉村振興,必須要突出農村黨員的政治擔當,發揮出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昂捌粕ぷ?,不如做出樣子”,農村黨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首先應以身作則、深入基層,給群眾樹立模范帶頭作用;其次要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工作中,為廣大基層農村群眾指引發展方向,促使我國農村脫貧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高度銜接,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顯基層黨組織的價值。黨組織作為黨員的依靠與精神歸屬,為保持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應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工作價值。黨組織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可行性,需對農村進行深入調研,需了解基層群眾的實際需求,以及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現實問題。進而對其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如對黨組織的干部隊伍結構進行優化、保證黨組織人員的合理配置、明確黨員工作職責、深入基層解決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問題。
為保持農村黨員的工作能力與政治信仰,農村黨組織必須嚴格依照黨員管理條例,做到嚴把入口關和監督關,確保農村黨員具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堅定的政治信仰,真正發揮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形成干部領頭干、黨員跟著干、群眾搶著干的工作熱潮,這對有效推動我國鄉村振興,鞏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成果,穩步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強農村黨員監督管理。在實施鄉村振興工作中,為保證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長效性與引領性,我們應當全面加強農村黨員的監督管理。如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時,應當制定農村黨員發展計劃,盡量吸收思想進步、作風優良、工作踏實的人員,通過提高準入門檻,從源頭上解決我國農村黨員普遍存在的一些動力不足、先鋒模范不強、政治意識不高等問題。
農村黨員的純潔性和先鋒模范性離不開有效的監督管理,我們要充分利用黨紀黨規,對每一位黨員進行約束管理,并監督黨員的生活作風與工作效力,避免個別黨員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帶來不利影響,或者損害黨組織在人民群眾中的公信力。另外暢通紀委部門反饋問題的渠道,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保證黨組織在基層人民群眾心中的公信力與影響力,使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長效保持[2]。
增強農村黨員的服務意識。在全面脫貧、鞏固脫貧成果、實施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我們更要充分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全面提升農村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服務意識,讓他們始終秉持著“我服務、我快樂”,富有激情地干好每一項工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部分農村黨員出現驕傲自滿情緒,服務意識出現動搖,工作勁頭出現松懈。這種思想一旦蔓延下去,將會無法有效鞏固全國脫貧攻堅的戰略成果。因此,在農村黨員的思想政治建設過程中,應當加強農村黨員的服務意識、政治素養,消除懶政、不作為,讓農村黨員明確農村工作開展的新方向與新目標,讓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新活力,持續保持農村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出農村黨組織的引領現實效力[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農村黨員,是黨聯系農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在農村的“先鋒隊”,是農村隊伍建設的生力軍,是農村經濟建設的領頭羊;所以農村黨員要牢記職責和使命,時刻保持黨員的純潔性和先鋒性,切實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