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杰
(黃河科技學院藝體學部,河南 鄭州 450063)
在當前大學科的背景下,國際上的學界已廣泛關注學科交叉和跨學科的現象,并進行一系列的深入研究。學者們普遍認為,把握學科交叉或跨學科的規律和方法,是學科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在我國,交叉科學的發展缺乏理論指導,是跟著感覺走,跟著潮流走,處于一種自發的、低水平的重復發展階段,未能走上自覺發展的大路。
當今世界任何重大的科學問題都離不開多學科的協同與綜合研究,跨學科研究已是當今學科發展的重要特點和研究趨勢。辯證法指出,物質世界是運動著的內在統一,事物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科學研究的使命就是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聯系。單一學科進行研究時,我們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間接地與別的學科發生這樣或那樣的聯系,這是跨學科研究不自覺的起點。在后來的研究發現,學科間的空白區域或學科邊緣往往是重大發現或新學科的生長點,并逐漸引起研究者的重視。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都存在著這樣的科學規律。基于這樣的認識,科學家和科學管理者都越來越重視跨學科的研究??鐚W科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通過超越以往分門別類的研究方式,對問題進行整合性探索。它吸收和集中了學科之外的非學科因素,突出了研究對象的復雜性和研究活動的群體性,能夠顯著地提高科學實踐的效果。
唯物辯證法指出:“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任何事物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具有條件性,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系?!敝挥型ㄟ^對事物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考察,才能科學地說明物質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規律??梢姡鳛榻沂狙芯繉ο笠幝傻目茖W研究,其真正任務就是揭示事物或現象之間的固有聯系,這一任務的解決不斷推動著科學的發展。體育學科的綜合性表明它的研究對象具有復雜性,而揭示這種復雜的研究對象,就必然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待問題。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來源。人類社會之所以發展是人類活動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性改造客觀世界,產生創新性的變革的結果。人在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各樣的需求,會通過各種創新手段來實現,這種創新活動反過來推動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人類不斷發展的需要與現實社會不能滿足人類需要的矛盾是創新的動力源。
馬克思曾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并且“固定資本的發展表明,一般社會知識,已經在多么大的程度上變成了直接的生產力。”他還深刻地指出:“社會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并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可見,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研究。在當前的科學研究中,研究的對象不斷細化、不斷深化,研究的范圍愈來愈小、愈來愈局部化,但涉及的問題卻超越了單一學科的范圍,任何單一學科內的理論和方法都難以完成研究任務。為此,往往要借用別的學科的研究理論和方法,并形成不同學科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進行某一科學問題的研究。而體育學科是研究人的科學,其研究對象具有高度復雜性和綜合性,需要借鑒別的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并高度地集成和融合。另一方面,研究的問題很多是按社會需求提出來的,所以問題的本身就具有跨學科的特性。這就要求體育科學在系統性和穩定性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堅固的基礎上,進行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
(一)體育科學的綜合屬性決定體育科學研究是具有一定深度的“學科互動研究”。而跨學科研究是體育科學發展的內在訴求,應以跨學科研究作為體育科研創新的理論支撐和行動指導。
(二)體育科學的問題具有學科交叉屬性,其科學研究要以問題的為中心,吸收和融合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和資源,把不同領域的研究力量聚集到體育科學領域,并以綜合治理的方式,產生協同效應,提升體育科研創新能力,推動體育科學的發展。
(三)體育科學在強調跨學科學習與借鑒的前提下,需要追溯體育科學與別的學科的互動發展的歷史軌跡,把握體育科學與別的學科交叉發展的規律,為創建自身的學科理論和研究方法,共享和整合不同學科資源提供歷史借鑒,建設共生共榮地良好生態關系,更好地為當代體育科研創新服務。
(四)跨學科是體育科研創新的一種認識工具和研究手段,為體育科學研究創造必備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環境氛圍。要以跨學科教育培養具有“大科學”思維方式和“大體育”觀的體育科研人才;要以跨學科研究探尋體育科學的問題,引導多學科協同的創新能力建設,促進科研創新成果的產出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