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黔西縣鐘山中學,貴州 黔西 551508)
在數學機制整體改革的今天,數學教學的質量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也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舉步維艱,不利于教師開展后續的教學工作,延誤著我國數學教學工作的發展。目前,各個學校的各個數學教師都在研究如何創新傳統課程,積極研究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工作的改革創新中,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參與到其中,教學課程的提升效果更為顯著。
在目前的教學課程中,教師鮮少給學生安排實踐任務,導致學生一味地處于接受知識的狀態,學生的學習心態也逐漸消極。教師只將數學理論傳給學生,而不給學生安排實踐任務,一方面導致學生并不能正確地掌握數學解題方法,教師并不清楚學生的理論掌握情況;另一方面造成學生學習思維的死板,只接收教師教學的內容,而不主動去使用教學理論,導致學生對知識點的不熟悉,教師布置較多的作業后,學生解答能力并不能增強,數學學習只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造成學習效率的降低。
在實際教學課堂中,教師只注重數學理論內容的教學,單向地向學生傳遞教學內容,這一過程中,學生能接觸到的只有枯燥的數學理論知識,缺乏生動的講解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不過是“囫圇吞棗”。教師在開展素質教育工作時缺乏對素質角度清晰的認知,導致實際課堂中師生互動機會較少,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導致學生在課堂中始終不能積極投入,教師的教學效率極低。
掌握數學理論的基本條件是學生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和自主思考的意識,只有當學生自己樹立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對數學問題積極地思考后,才能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教師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注重知識內容的灌輸,將大量的時間花在理論知識的灌輸上,而未重視給學生提供參與知識探究的機會,合作型教學的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并不被看好,也未受到重用。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合作性學習的機會,組織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的過程中來,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把握。比如,在初中數學教學內容中,《二次函數》屬于重點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先給學生安排合作學習任務,就某一問題進行討論,比如“二次函數的公式與開口方向有什么關系?”“二次函數的表達式有什么特點?”之類的重點問題,這類問題與學生的數學習題息息相關,教師采用課堂提問的方式組織學生合作解決,有利于學生重視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合作中加深對二次函數知識點的理解,增強教學效率。在學生合作探究出結論后,教師還需要提點學生,加深學生對二次函數內容的印象,增強學生的記憶。
由于數學教學內容本身有一定的難度,不同思想水平的學生對數學學科的理解不同,傳統的教學課堂教學內容比較固定,教師并不能考慮到所有學生的數學水平,導致教學內容并不能被所有學生理解,影響教師的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增強課堂教學效率,設計教學方案的同時,盡可能考慮到所有學生的思想差異,制定多個檔次的分層教學方案,將教學內容教授給學生。比如,教師在教學三角函數內容時,可以安排基礎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先開始做教材上的例題;安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仔細閱讀教材中的內容;直接給基礎差、學習能力弱的學生講解三角函數,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叫其他檔次的學生偶爾關注下教學內容,將重點放在對基礎較差學生進行數學講解、安排基礎較好的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上,通過分層教學,各個檔次學生都能在課堂中鍛煉自己的學習能力或自主思考能力,直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能。
利用評價機制,學生與教師都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且在評價和建議下積極改進,對課堂效率的提升有極大的幫助。教師需要積極地與學生溝通課堂感受,以自我檢討的方式詢問學生對自己教學方法的建議,并對自己的教學工作作出評價;同時,教師也需要安排學生的自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學習時的不足,通過這樣的方式也增強教師的教學改進意識,使教師改進教學方案,從本質上提升課堂效率。
總而言之,高效數學課堂需要教師在課堂中加入創新教學的元素,及時地將教學創新理論加入個人課堂中,并根據實際教學效果調整教學方案。教師指定創新教學方案的同時,也需要保證個人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和準確性,才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有效性。作為學校,要督促教師建設高效教學課堂,為教師提供豐厚的教學資源,而作為教師,需要督促個人構建高效課堂,各司其職加上共同努力就一定能為學生提供高效的數學學習課堂,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