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悅
(河南警察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高校作為培養各類綜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強化高等教育體系建設,能夠有效促進勞動者的綜合素養提升,從而可以為各行各業的進步提供充足人才資源保障,而且也可以吸引更多外地資本的流入,助力地域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我省高等教育體系近些年來取得了良好進展,隨著中原崛起的進程不斷加快,還需繼續提供充足的高質量人才資源作為經濟振興的支撐,因此政府以及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對高等教育跨越式發展戰略的研究力度,促進我省綜合競爭實力增強。
中原崛起,不單是指經濟這一方面,而是要達到協調、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必須依靠強有力的人才資源作為支撐,因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傳統產業生產效率低下,需要加強對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視,那樣才能真正提高生產力水平,實現經濟效益增長目標,而高新技術的引進和應用都需要專業人才來完成。高等院校承擔著培養人才以及展開教學科研的重任,從而可以為社會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保障,能夠有效促進小康社會戰略目標的實現,同時也是達到中原崛起目標的基礎,推動著人口壓力向人才資源的轉變進程。雖然近些年來,我省在高校擴招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使得在校大學生數量得到顯著提升,所以加快高級人才的培養進程就成為我省應該給予關注的工作內容。
高校擴招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且高等院校的辦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不過,高等教育不能只注重擴大辦學規模,教育質量還應同步提高,這是實現中原崛起發展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因此,高等院校應該將教育質量放在重要位置,這是促進高等教育體系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合理擴大辦學規模,來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人才需求量,另一方面,高校應在學科研究、專業結構建設等方面投入資金與精力,在人才培養數量和質量上為中原崛起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支撐。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應保持與時俱進,將高級人才培養工作和社會經濟建設相結合,進而能夠為社會提供針對性更強的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離不開高級人才資源,由此看來,教育能夠扮演著經濟發動機的角色,是社會經濟發展與轉型的關鍵所在,教育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相輔相成,具體表現為:高等教育體系能夠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智力資源、科技成果以及精神動力,所以將高等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相結合,才能更好滿足中原崛起戰略規劃實現需求。
在我省的高等教育體系中,鄭州大學以及河南大學屬于高層次大學代表,其在發展過程中更加重視突破以及創新,進而應該在高級人才資源培養方面發揮模范作用。高等院校進行規模擴張工作時,應該讓當前本科生數量保持穩定,然后重點擴大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養數量規模。具體來說,例如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師范大學、河南農業大學等骨干院校一方面應該不斷擴大本科生教育規模,滿足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應該強化研究生教育,持續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并努力爭取更多博士點。據此,中原崛起背景下,為了我省的骨干高校應該爭取盡快踏入全國高校百強行列中,普通本科院校應該擴大本科教育規模,同時逐漸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高職高專院校則需要繼續擴大招生規模,另外,所有高校都需要強化特色專業建設,爭取獲得更多科研成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近些年,我省的高等教育規模持續擴大,學生人均教育成本逐步下降,導致高等教育發展和教育成本補償不足的矛盾越來越大。但是,中原崛起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高等教育體系作為重要支撐,因此為提升高等教育體系建設質量,應該建立起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機制。首先,建立起高等教育成本補償與分擔機制,是有效解決教育經費不足的主要路徑,教育費用的分擔與補償可以由國家、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共同完成,實現辦學主體和投資渠道多元化,建立起多渠道教育投資格局,為我省高等教育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以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與高等院校為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戰略目標,因而實施了產學合作模式。產學合作模式既是檢驗高校辦學綜合實力的要素之一,也是高等教育體系為促進我省經濟發展而做出的行動。所以,為進一步推動產學合作模式的順利開展,政府部門應該出臺關于產學合作的法律法規,對產學雙方的責任與義務進行明確,讓企業和高校在生產、教學、科研三個方面上展開密切合作,鼓勵高校通過轉讓科研技術、建立實驗基地、信息共享等渠道來與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系。此外,也應該出臺相應法律規定,引導企業合理參與到高等教育機制中,企業出資和收益之間要保持正比,對于企業出資贊助高等教育的方式,可以先對國際上的做法進行研究,然后根據實際情況來規定企業應當承擔的份額,還需設立產學合作專項基金,為企業與高校開展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
中原崛起背景下,我省制定了優先發展支柱性產業的戰略規劃,高等院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應該滿足我省支柱性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用人需求,關于專業學科建設,高校應當注重冶金建材、醫療、食品、機械、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來完善課程體系設置、教學資源分配、實驗基地建設、研究生招生機制等方面工作,同時政府也要給予引導和資源支持,共同建立優勢專業群,滿足支柱性產業未來發展需要。此外,政府還應該探索新的主導產業,為我省經濟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并與高等院校探索新的人才培機制。
我省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除了要在規模上不斷擴大之外,還應該注意水平的提升,所以要加強對高級人才資源引進的重視。比如通過引進一流專家,可以幫助高校完成特色專業建設,不同學科的優秀帶頭人都能夠在科研突破、學科強化、改造老專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從而可以促進高校綜合辦學實力提升。在人才引進方面,政府部門應當給予一定支持,從人才引進規劃的制定到引進人才的篩選、考核、安置等,都需要教育部門和高等院校共同合作,制定合理引進措施。我省龍頭高校應該增強引進國際一流學者的力度,骨干高校需要引進國內著名學者,以此根據不同高校的綜合實力來引進對應的人才資源,可以幫助高校提升優勢學科和專業建設質量,未來能夠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為中原崛起戰略規劃實現奠定扎實的人才資源基礎。
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加快,高等教育國際化就是我省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需要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加強對中外合作辦學的重視,提高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便是我省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基于中原崛起背景下,推動中外合作辦學進程,一方面能夠緩解我省高等教育資源供需存在不足的困境,逐漸縮小我省高等教育水平和發達地區教育水平的差距,另一方面可以幫助我省高校改善管理機制,建立起具備世界水平的專業學科體系,提升在世界范圍內高等教育領域的影響力。不過在中外合作辦學進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學科建設應以我省發展需求為主,不能脫離實際,同時還要加大高水準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對教師開展定期培訓,比如可以選派教師在國外高校進行交流學習,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綜合能力,全面提升我省國際化人才培養質量。
綜上所述,中原崛起背景下,對于我省高等教育體系建設目標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還應該注重人才培養質量。研究表明,我省高等教育體系跨越式發展目標的實現可以從繼續推動我省高等教育不同層次差異性擴張進程、建立多元化高等教育投入體系、健全法律機制、優先發展和我省支柱產業相關專業、增強高級人才資源引進力度、提升中外合作辦學質量等方面進行,為滿足中原崛起發展要求提供不竭人才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