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兵團廣播電視臺,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目前我國的電視紀錄片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發展,部分作品展現當代紀錄片價值內涵并吸引了不少觀眾。但實上我國的紀錄片行業起步較晚,發展不夠成熟,很多創作和拍攝技巧急需總結和創新。
作為現階段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類型,電視紀錄片相較于別的娛樂類型節目更注重對觀眾視野的拓展和生活的豐富,其中較為突出的文化元素以更優雅而沉著的特點平靜了太多過于浮躁和喧囂的心靈。一個好的紀錄片創作開始于它的基礎,也就是紀錄片的立意。好立意的紀錄片直擊觀眾心靈深處,使觀眾能從中窺見一切的美好與價值,而合適立意的紀錄片緊扣時代與人們生活焦點,能引發較強的社會共鳴。例如央視紀錄片《航拍中國》就以創新的航拍技術對中國各地的歷史、經濟發展進行全方位的俯瞰來作為立意,既是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價值展現,也以全中國的社會發展這一緊貼人民的元素出發引起不少國人關注,具有明確而合適的立意價值。
紀錄片的立意是對整個系列或單個紀錄片大范圍的確定,而題材確定則是紀錄片展現的素材選取。紀錄片的題材選取決定了紀錄片的主要內容,而內容則直接指向紀錄片的創作中心和拍攝價值,因此創作者對待主題應當做到“精選”二字。一方面,相關創作者應當立足于作品立意和中心思想進行細致的題材選取。另一方面,在進行題材選取時要做到與更多人的審美理念相結合,并把紀錄片中最無法割舍的文化元素放置于選材過程中,以更加合適的審美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吸引更多觀眾,做到觀眾與紀錄片內容的實質共鳴,從而達到觀眾收視率和持續觀看率的提升。例如比較火熱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題材選取上就稱得上精選且引起不少人們的共鳴。
實際上,紀錄片的創作不僅僅是畫面的創作,還有烘托或解釋畫面的文稿。優秀的紀錄片一般具備文稿與畫面的合理融合,融合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有什么文稿配什么畫面、該文稿安插在畫面的哪個地方等,因此要做好兩大部分的融合務必要巧妙地進行搭配方案的制作。對此,創作者要從畫面入手給予豐富的紀錄片語言,從文稿入手配合畫面進行更深入的解釋以達更好的配合效果。另外,作者在進行紀錄片創作時應當依據科學的創作規范來使全片更具合理性。
紀錄片創作中的后期剪輯環節最為困難也最為出彩,因此創作者需要以同樣的專業態度與探索精神做好后期的剪輯工作。除了要在后期剪輯中加入吸引人的片頭和意猶未盡的片尾,還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注意凸顯創作的專業性:其一,將各部分微小的圖片進行合理的無縫連接,杜絕明顯的分離或不符合實際等情況;其二,聲音的播放與字幕的顯示務必一致,要反復檢查以避免錯字等現象;其三,視頻配樂方面不能出現整個視頻配樂或只用重復的樂曲配樂,應當根據當時的畫面和情感進行合理搭配。
作為一個完整的影視或藝術作品,電視紀錄片應當有其完整風格或完整特性,因此攝影時應當保證整個紀錄片基本格調一致。一方面,要保證各個片段格調一致。由于紀錄片是將較長期或復雜的多維世界展示在二維的畫面中,因此需要從多個位置或地區取材拍攝,所以攝影方面需要注意各個畫面或片段的格調一致。另一方面,確保各個片段的銜接與整個視頻的流暢度。要通過高質量的設備和精心的方案做好首尾連接拍攝。例如美食紀錄片《沸騰的火鍋》紀錄了四川、東北、廣東、云南等十多個地方遍布祖國東西南北的各大火鍋的模樣,雖然每一集的火鍋有麻辣的、酸菜味的或海鮮味的眾多風格不一的樣子,但紀錄片總體來看還是具有整體性和邏輯性,既開闊了人們對火鍋的態度,也表示了各地火鍋的文化與情感,最終還是落腳于中國火鍋這一大環境中,由此可見攝影整體性對全片內容中心的價值。
紀錄片雖不是電視劇或電影但也不是簡單的科學普及片,因此其中的感情性不可缺少。然而,現階段的部分紀錄片僅僅著眼于“記錄”而缺乏一定情感,因此也漸漸使一些觀眾失去興趣。對此,電視紀錄片的拍攝務必注入情感,將紀錄片中主人公的內心或情感通過鏡頭獨有的方式表現出來,再通過電視屏幕深入人心以獲得情感關注并實現紀錄片的現實意義。
電視紀錄片攝影除了紀錄片故事和技巧的指引,還需要科學的理論進行合理完善。因此,在進行實地拍攝時應當先做好拍前的方案規劃和設備調整以實習拍攝的準確與科學。除此以外,進行相關拍攝工作時應當立足實地,以務實的態度做好拍攝工作,切不可出現拍攝誤導、留空拍攝、鏡頭跳躍等現象。要做到堅持科學拍攝與合理拍攝,從而保障紀錄片拍攝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當前我國的電視領域特別是紀錄片領域發展得都不是很成熟,再加上電視紀錄片創作本身比較困難,因此我國該行業只有在積極探索中艱難前進。當然,我國的電視紀錄片進行了一定的發展,也深受觀眾喜愛,這也促使著更多創作者和團隊奮力前行。對此,相關從業人員需要就紀錄片創作和攝影方面積極尋找技巧,最終達到我國紀錄片受更多觀眾喜愛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