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堂娟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001)
動畫作為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融入傳統文化將會更具有感染力和影響力。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由于外來文化的入侵,中國動畫過分模仿美日動畫,漸漸迷失了方向。所以將傳統文化應用于中國動畫設計中迫在眉睫。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鮮明的民族特性。它博覽眾家之長,是祖先智慧的結晶與沉淀。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剪紙藝術、繪畫、音樂、舞蹈、思想文化和價值觀等多種元素。它形成中華民族的信仰,并增加人民的凝聚力。所以,弘揚民族文化、增加民族自豪感與認同感是我們每個中華民族人民所肩負的使命。
技術不斷精進同時成本也在逐步降低。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中國動畫行業也隨之壯大。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有著質地飛躍。這樣也使很多民間的動畫機構制作動畫成為可能。
國家政策對動畫產業的扶持。從21 世紀初,國家多個相關部門先后發布重要文件來推動中國動畫產業的發展。全國多家高校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積極開設了動畫課程,為中國動畫的長期發展輸入高質量專業人才;同時,在政策的推動下,社會上已建立多個動畫的產業園,拓寬動畫產品的輸出渠道。
大眾更愿意支持本土文化。盡管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國外的文化在中國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國外文化與本土文化的沖突日增,國民對外來文化出現了一定的審美疲勞,開始反思與審視本土文化缺失的原因。這是中國動畫行業崛起的有利時機。
傳統符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具象表現形式,它可以更形象立體地展現出文化含義,并表達出中華民族人民的美好情感與寄托,它們都承載著中國文化的精神思想。中國動畫想要發揚光大,一定要從中國傳統的文化中吸取精髓,形成獨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風格,這樣才能在世界的動畫領域占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在動畫中加入傳統符號可以傳遞一種審美的指向,挖掘國人對傳統文化的深思。第一,在應用傳統符號時,可以深入挖掘這些符號背后的含義和文化意蘊。并將這些意蘊運用到動畫語言信息的表達中去。第二,將傳統符合分類整理。在使用傳統符號時,動畫設計者要注意當時場景的綜合考量,注意融合度和合理性,不要生搬硬套。否則動畫之后形成的效果會非常做作,不僅無法真正展現文化符號的深遠意味,而且使受眾失去對動畫的興趣。第三,注重文化符號的細節性修飾。在動畫中引入傳統文化符號時,要注重細節的刻畫。
傳統文化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比非常大的一部分,它的涵蓋面也非常的廣博,包括詩詞歌賦、小說、散文等等體裁。動畫設計時,設計師可以根據動畫角色的時代背景和性格特點等插入富有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思想元素,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民間很多神話傳說都可以挖掘出很多與動畫匹配的元素。在動畫設計中融入傳統的文化思想,可以使動畫的精神追求與價值感更加豐滿。第一,在動畫設計中引入傳統文化思想時,要注重符合角色的人物設定,具有較高的文化思想內涵,但同時仍要注重時代的價值導向,使整個動畫既不迂腐也不浮躁,充分展示出中華傳統文化最美的一面。第二,運用傳統文化思想時,要注重動畫風格的清新化。不迂腐守舊、不沉悶。簡練角色的內心獨白和肢體語言,形成具有傳統文化思想特色的藝術風格。第三,動畫主角的思想要著重刻畫。在刻畫主角時,要遵循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的方向,不論外在的語言動作還是內在的神態心理,都要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
傳統文化中有很多表達形式和題材都值得動畫去借鑒。傳統的字畫、音樂、剪紙等藝術都富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寓意深長。有很多英雄人物故事或者是神話傳說,都蘊藏著深刻的哲理與意義。在動畫設計中運用到這些元素,必將使動畫更加生動形象且富有內涵。第一,我國早期的一些優秀動畫作品對傳統文化的應用是非常突出的,比如我們熟知的《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等。這些作品中動畫形式以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和工筆畫為主,還輔助以剪紙、皮影、臉譜等元素,民族特色突出鮮明。在動畫片《阿凡提》中,制作者用提線木偶的形式來展現動畫人物,使角色更加立體生動,這都是對傳統文化成功應用的實例。第二,在取材方面,借鑒中國古代的各類英雄故事的例子不勝枚舉,像《花木蘭》《戚繼光》《哪吒》等等。這些故事中包含中國民族的堅強、智慧等多種優秀品質,更富有感染力,增加國民凝聚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觀看者的心理,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
動畫設計中應用傳統文化元素,將是推動中國動畫發展的強有力因素。動畫制作者們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同時,還要借鑒當下時代背景,選取出傳統文化中適合融入動畫的部分,并加以修飾加工。所以,提高動畫設計專業人員的傳統文化素養與審美,使中國動畫更富有內涵和文化底蘊,方可實現中國動畫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