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元 劉泉志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美術與設計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5)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眾對精神文明的追求也不斷提升。藝術品——作為精神文明追求的代表,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正不斷提升,市場對藝術品的需求也日漸增加。然而,我國目前藝術品交易針對的是中高端市場,中低水平的消費者也較難找到滿意的商品,非知名藝術家、美術專業藝術生等藝術創作者的作品難以找到廣泛穩定的銷售渠道;我國藝術工作者尚未形成穩定的交流社區或網絡平臺,信息流通不暢不但引起資源共享阻礙,也易造成井底之蛙的心態。交易渠道狹窄、信息閉塞、實體經濟過于分散,是我國目前中低端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主要問題,現有中低端藝術品交易方式不但耗費時間,而且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線上生活成為當下人們日常生活難以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藝術品交流市場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1.藝術圈逐漸面向大眾
藝術群體是一個小眾的圈子,之前人們只能通過電視、報紙或各種展覽來了解世界各地的藝術品,到了互聯網時代,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尋找他們的蹤跡,而在現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藝術群體通過各類 app 主動向大眾展示自己。這種變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科技進步帶來的技術紅利使溝通與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在注重眼球經濟的當下,藝術群體也需要對外發聲來擴大自身影響力,從而促進自身行業的發展。
目前藝術群體借助各種藝術類app 拉近與大眾的距離,在各種互動活動中組成新的藝術社群,由小眾群體變成大眾用戶,增強藝術行業影響力。
2.功能向社交型平臺轉變
藝術類 app 根據不同定位提供不同指向性的內容,用戶則根據自身的需求按需選擇,由此形成大大小小、不同規模的用戶群體。這些群體有共同的話題,加上app 內部提供便捷的交流渠道,通過長時間在線交往并建立了一種長久穩固的社交關系,由此產生在線社群。
在線社群的形式具體來看可分為兩類,一是以內容為核心的興趣社群,具體表現為官方設立不同的內容板塊,用戶根據興趣愛好自行選擇加入;二是以人為核心的粉絲群體,這里的人指獨立的信息發布主體,可以是機構賬號與個人。具體表現為信息發布主體提供內容,其他用戶通過關注他的賬號、評論點贊其發布的內容與之產生聯系,由此信息發布主體成為關聯網絡中的節點連接大量用戶,形成廣泛的粉絲群體。(帶來的效果)
在移動互聯網浪潮的沖擊下,智能手機成為當下新的流量入口,人們在電腦上所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少,從電腦端向移動端的遷移成為當今新的時代潮流。越來越多的藝術網站都推出了自己的藝術類APP,由此可見藝術類 app 大規模出現是時代發展的產物,雖然大部分藝術類 app 的運營方并未放棄電腦端的宣傳陣地,但總體來看,制作并發布 app 成為一種擴大自身影響力的手段和途徑,app 成為當下連接自身與大眾的新端口。藝術行業在運營網站的同時,緊隨時代發展的潮流,適時開發app 拓展流量接口,由電腦端向移動端延伸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基于“互聯網+”建立的無阻礙的藝術品大眾化交流交易平臺,對探索大眾社會藝術圈的良性發展與良性運行模式也有著重要意義:
“互聯網+藝術”能夠使更多的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或觀眾席,能夠滿足中低端消費者的藝術品購買的需求,幫助藝術愛好者找到喜愛的藝術作品,提高大眾的生活品質;能夠為小眾藝術家、美術類高校生、民間傳統手工藝術家提供作品交易渠道,促進藝術工作者的經濟增收;能夠為藝術工作者搭建交流切磋平臺,能夠促進民間傳統藝術的發展和繼承。
從藝術家自身出發,“互聯網+藝術”為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可以分享作品的藝術平臺,也能更加方便了解到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通過藝術家之間的互動,不僅能夠促進藝術文化的交流,更能使藝術家之間形成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這對于今后藝術作品的質量、專業性和大眾性都是至關重要的。
從觀者或消費者的角度出發,“互聯網+藝術”能夠給普通用戶帶來更加適合自己的藝術品,消費者通過評價機制和與藝術家的交流,了解藝術品的背景及含義、提升自己的藝術修養,更便于消費者理性消費。
從藝術本身出發,“互聯網+藝術”具有線下藝術交流不可比擬的便利性、豐富性和低廉性,同時也為民間藝術的廣泛傳播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于生活,通過與藝術家的零距離溝通,真正意義上讓藝術品回歸生活當中去。
“互聯網+”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當代藝術與現代科技的結合數不勝數。藝術道路的走向也將隨著科技的演變而促使形式上豐富多彩,據目前所了解的情況來說,傳統藝術交流市場在“互聯網+”影響下,已經將藝術融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小到文化衫、明信片的定制,大到云端藝術畫廊、3D 虛擬畫展等等,這也說明未來的互聯網+藝術不僅僅只是推動藝術文化的事業的發展,而是共享藝術資源、多元并進,不斷創造更好、更有價值的藝術文化。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傳統藝術交流市場會在“互聯網+”的浪潮中更加熠熠生輝、光彩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