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剛
(銀頓建設(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在數據中心系統中綜合布線的可管理性和易維護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數據中心系統宜使用智能化電子配線系統,自動并實時記錄電子配線系統的各連接線信息。并且各信息變化能在系統中實現自動更新,通過電子郵件或者短信息形式通知系統管理人員,有效的提升了系統網絡設備的利用率和維護效率,促進線路系統從靜態管理逐漸轉為動態管理。
通過使用集成、機柜融合的接地方式能夠有效減少雷擊事件,高阻燃等級線路能夠有效提高線路防火等級,使用低煙無鹵線能有效減少火災事故煙霧釋放,減少無毒無腐蝕性氣體逸出。
在整體結構設計過程中應當使用星型網絡拓撲結構,促使各項線路管理工作和維護工作順利開展。
主要是用來更好的擺放運營商的設備和相應的網絡劃分點設備,可以將其設置于機房之中,然后從安全的角度上加以分析,可以設置相應的獨立機房,如果沒有辦法設置獨立的機房,可以及時的設置于主配線區域中。
主配線區也就是數據中心結構化布線系統的中心分布點,其中會涉及到眾多的主跳接及核心的交換設備。
這一個區域就相當于樓層電信間,其中的水平跳接非常典型,它與設備配線區設備相互連接的LAN 等交換機作用明顯。水平配線區屬于一種水平交叉的連接區域,其中是一種分配至設備區的線纜,能夠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這都是依賴于數據中心機房的相關規模。
此區域是終端設備空間的一部分,因此,既包括相應的通信設備,還包括計算機和交換機等設備。水平布線通常布置在設備配線區的一側,這樣,更方便員工使用機柜室安全方法完成端接。
該區域主要是為那些沒有安全性或無法安裝配線架的網絡設備機柜安裝網絡分布區域的,其中涵蓋了服務器和主機架等設備。
機房的布線空間可以合理的設置為MDA 區、HDA 區、ZDA 區和EDA 配線區。
全面掌握和了解各個中心空間的布線系統情況,在此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共同組成了星型拓撲結構,同時通過此結構充分向世人展示了個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該系統分析了數據室的某些物理特征,進一步確認了實物理設置上他們之間始終存在必要的聯系,即主干環繞分布,并且完成了貫通規劃。例如,利用園區內弱電通信線路的特殊共通連接,實現園區內各種應用條件下機房網絡匯聚點的及時連接。根據各功能區建筑的相關特點,充分利用貫通管理方式,確保各建筑的安全,同時還能夠保證垂直層的匯聚點是完整的,因此,合理劃分了管理層的樓層匯聚點,并符合分布式數據中心布局結構的所有相關規定和要求。工作人員應從物理環境的角度進一步分析計算機室。如果機房內的綜合布線和物理分布規劃滿足科學性和實用性,工作人員再執行分級管理,合理地利用與之相匹配的規劃方式。舉個簡單例子,從室外的維護管井一步步的滲入到首層運營商接入間,之后利用運營商的專用豎井通道,在安全管理設備區,科學使用規劃后的網絡。在網絡間,相關技術人員需要順著主干橋邊緣,準確連接各級網絡管理設備。充分利用機房區域的主干橋架,可以很好地溝通所有機房的網絡區域匯聚點。此外,在計算機房中,順著主橋邊緣有效連接分組層的匯聚點,之后參照計算機的機柜排列順序,將末端的服務器設備安置好。
對數據中心給予高度重視和關注,深入探究高度集中的設備和網絡情況,在水平配線區和主配線區等處,科學布設大量通信線纜,只有這樣,才能順利推進走線工作。其中開放式和封閉式是數據中心中最常用的布線通道產品形式。
在相對典型的數據中心布線過程中,還是應該重視核心存儲的優勢,并且明確交換設備的數據接口設置,關注其設置應該在設備的最下端,如果采用了地板下走線的模式,將有助于更好的節省線纜。
在系統擴展和數據室運作期間,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特別留意設備和機柜的變化情況。水平線纜走向和數量和方向都會造成機柜和設備的一定變化。因此,在采用水平電纜進行布置時,工作人員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考量,綜合考量各種干擾因素,考慮電流組織和強電槽等之間的配合問題,有利于后期擴展和維護,其中,設計的重心是深入分析其便利性。目前,水平電纜的敷設方式很多,其中機柜上空線槽以及地下板線是實際工作中應用最多的方法。當工作人員使用電纜布線方法時,不能將電纜放在高架地板下。因此,還可以在走線通道中,采用架空地板下線敷設方式,同時需要及時分開設置走線通道,由此更好地完成多層安裝模式,同時將線槽高度控制在15 厘米以下。如果工人利用機柜上空插槽進行走線,還需要將銅電纜的頂部置于卡博飛線槽一端。在樓層高度允許的情況下,光纖配線需要吊裝在卡博飛線槽下側,待機柜到位后,需要結束端接。
綜上所述,數據中心機房綜合布線系統是一個功能復雜、設備繁多、使用頻率較高的系統,是現代企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進程中的基礎。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應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建設符合要求的布線網絡,打造高效、穩定、快速的網絡運行質量,進而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