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
(內蒙古工業大學招生就業處,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高校就業管理信息研究和應用已經開展了很長時間,現在幾乎所有高校都建立了就業信息管理系統或者平臺,但是這些系統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第一,系統側重畢業生和就業信息管理,或者只是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一部分,缺乏服務機制,無法實現學生、教師和用人單位的聯動。第二,系統資源利用率低,系統運行效率低、安全可靠性和可擴展性差,給學生數據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第三,系統數據利用率低,多數集中在簡單的查詢,很難獲得有益的知識,提供決策服務。第四,系統缺乏個性化定制,很難適應當前就業工作不斷調整的需要。
高校學生在就業方面的價值選擇,將會決定職位的設置,也是學生職業形成生涯規劃的重要前提。形成網絡職業測評功能模塊具有重要意義,當前由于特殊情況影響,可以利用網絡線上平臺,針對不同專業畢業生提供更加專業的測評。這樣一來,也能夠加強學生對自身的性格特征及個人職業目標等的了解。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職業選擇,提供相應依據,做到人盡其才。
構建學生信息服務功能模塊是構建微時代環境條件下,高校畢業生信息服務平臺的關鍵。通過借助本模塊,高校之中能夠形成關于學生方面的個人信息數據庫。這樣一來,招聘企業就能夠通過借助此數據庫完成人才的招聘工作。比如,工科專業一直是就業形勢比較好的專業,個別工科專業的學生在就業時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專業面窄,缺乏實際工作經驗,違約率高)導致就業難度提升。針對這些問題,高校也可以結合對招聘數據情況的分析,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且可以有選擇性地發布相關信息。
構建共享信息服務功能模塊同樣是系統信息平臺建設的重要組成,其可以為學生應聘相關企業提供必要幫助。可以實現簡歷篩查以及下載等操作。同時,也能夠完成對學生方面的基本信息完善等操作。用人單位還會結合高校專業設置情況以及學生學歷等情況,對學生的簡歷進行查詢和下載。這樣就能夠使招聘工作更加有效率。
當前微時代條件下,可以通過借助移動端app 等全新途徑,將多種功能融合在一起。同時,也能夠實現學生以及招聘單位方面的便捷化操作。最終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綜合性與立體性更強的就業指導服務。
在建設就業信息服務平臺數據應用的篩選研究過程中,應遵循如下幾個原則:首先,建立服務學生為主的體驗,增強實際工作的透明度。用人單位和高校學生不僅是平臺的主體用戶,同時也是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資源,所以就業指導教師應深入剖析這兩者所體現的實際數據,進而獲得極具戰略性的信息。其次,根據學生與企業需求的角度,科學規劃業務范圍。高校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應按照學生需求,有區別地給予操作權限、訪問范圍以及許可項目,及時改善用戶需求和體驗。最后針對推薦表填寫、報到證發放以及畢業生去向統計等諸多業務,可以通過開放業務進度,提高透明度方式來確定接下來的任務安排,進而得到實時監控和處理。篩選研究是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中心環節,其關鍵之處在于業務流程是否可以與信息技術達成有效融合。所以,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必須圍繞大學生就業需求、工作目標等諸多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就業工作所涉及的具體信息、職能、流程以及資源,整理數據流、信息流和業務流。但在此過程中,也應當考慮到管理模式、思想方式、組織形式的變革,實現最大限度上的平臺效用從而進一步確保高校就業信息平臺功能的完整性,切實滿足實際建設需求。
總之,就業信息服務平臺數據應用的構建為學生、用人單位、高校三者搭建了高效便捷的交互平臺,實現就業信息的精準推送,應用大數據技術對學生就業分析、處理,反饋高校相應職能部門,對招生、培養、就業提供指導,提升大學生就業質量,促進高校就業工作的改革發展。根據某高校實際需求建設的就業信息服務系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數據應用的構建有利于進一步擴寬大學的就業資源,為高校的發展提供決策支持,改變就業管理的固有工作模式,全面、系統地為畢業生、教師、用人單位提供就業信息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