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焰婕
(貴州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傳統行業都在受到來自互聯網不同程度的沖擊。互聯網技術同樣催生出了一些新興行業,自媒體則是互聯網時代下的特征產物。由于自媒體具有受眾廣泛,發布信息成本低廉等特征,深受到學生群體的喜愛。一方面這些自媒體增加了學生獲取信息的速度,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一些不良信息也混在其中,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影響。由于高職院校學生正處在青少年向成人的過渡時期,三觀還尚未形成,思想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因此更容易被互聯網上各種各樣的自媒體信息所誤導。因此,高職院校有必要加強思政教育工作來適應當下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
思政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學生形成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路上起到引導作用。自媒體作為當下學生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時代產物,高職院校有必要充分分析自媒體為當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便調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來更好地發揮高職院校的思想引導作用。
自媒體的高效信息傳播與廣泛信息覆蓋特征,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傳統的思想教育工作往往是以講座或者教學為主,傳播效率低下,而且覆蓋面積有限。利用自媒體進行思政教育則可以有效的克制這些缺陷。自媒體具有交互性、大眾性、時效性等特點,可以很好地彌補傳統思政教育的不足。另外,由于智能手機的普及,幾乎每一位高職院校的學生都擁有自己的智能手機,只需要點開屏幕隨便劃弄幾下便可以接收到來自自媒體的信息,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獲取的成本。另外,由于自媒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利用自媒體進行思政教育,可以不再像傳統教育那樣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不再像以往那樣,只拘泥在課堂或講座上,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機,通過多種社交平臺來接受學校的思政教育。另外,也正是基于自媒體良好的交互性,學校進行思政教育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除了上述這些,自媒體也縮短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不再需要跟教師進行面對面地交流,只需要通過互聯網便能隨時隨地的進行溝通。對于一些突發的信息和情況,學校能夠第一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來加強學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并且學校也可以利用對于社會上一些熱點事件的回應來彰顯學校的關注社會,關注學生所關注的事情,來拉進與學生間的關系。
自媒體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來說,是一種新型的工作方式,是一種對于傳統思政教育工作的大變革。以往通過課堂或講座來實現的思政教育大多以教師單方面說教為主,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課堂效率低下。而自媒體則完全克服了這一缺點,通過自媒體與思政教育的結合,可以將思政教育轉化為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方式,改變學生對于學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刻板印象,激發學生對于學習思政內容的興趣。另外,由于自媒體平臺具有很強的多樣性,學生可以通過自媒體平臺學到比以往傳統模式下更多的知識。這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內容,彌補傳統課堂模式的思政教育的缺點的同時,加強了思政教育的效率。
自媒體擁有很強的交互性,可以為學校的思政教育帶來新的契機,但同樣自媒體擁有多元性,為學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由于這種多元性,導致學生通過網絡媒介接觸到的信息渠道越來越多,獲取的信息良莠不齊。除了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以外,還存在著大量的不良信息被學生接收到。并且由于網絡世界存在著一定的虛擬性,許多這些不當言論并沒有實名制查詢不到來源。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在一個像成年人過渡的階段,三觀還尚未形成,面對各種各樣繁雜的信息缺乏辨別能力,極容易被不良信息誤導。因此,自媒體的出現在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針對上述分析的自媒體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以下提出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創新策略,為自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加強思政教育工作提供理論基礎。
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最大的弊端是教學模式單一,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聯系較少,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在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學生對思政教育的抵觸情緒。當學生感覺思政教育無聊枯燥時,很難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及質量。而相對應的學生對于網絡具有較高的興趣,尤其是對網絡上的各種自媒體。在網絡時代,高職院校應該與時俱進,將思政教育工作與自媒體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不能因為自媒體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就全盤否定,要理性對待新媒體。學校既應該注重自媒體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價值,也應該注意不要過分依賴自媒體。在日常的思政教育工作開展中,既不能采取課前沒收手機這樣簡單的方式來對待學生,也不能完全否定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應該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傳統模式為主,新媒體形式為補充的教學模式。應當充分利用自媒體,將課堂上單調的文字轉變成學生喜愛的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來增加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及趣味性,讓學生對思政學習有新的看法,激發學生對于思政學習的熱情及效率。另外,當社會上發生輿論事件的時候,學校能夠迅速占領意識形態的制高點,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網絡氛圍。
高職院校要開展自媒體平臺教學,那么首先要建立思政平臺,并且做好思政平臺的維護運營工作面對多元化的信息傳播途徑,教師不可能把每一個學生的接收途徑都管控到,但可以通過加強主流思想的宣傳來影響學生,占領輿論宣傳的高地。例如,當發生一些社會熱點事件的時候,學校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平臺迅速發布關于事件的正確看法,加強輿論引導,避免網絡上的不良信息以及一些別有用心者所刻意制造的信息來影響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另外,學校還應該積極主動地利用新媒體工具來宣傳主流意識形態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一些先進事跡以及紅色歷史來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內容選擇上,學校應當盡量注重選擇一些接地氣,輕松幽默的內容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及主動性,極力避免一些內容陳舊、缺乏創新的理論。
高職院校加強自媒體使用監督管理的主要內容就是提高師生對于網上紛雜信息的辨別能力。由于網上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學校不可能對學生接收的每一條信息進行審核篩查,因此有必要幫助學生和老師提高自身的信息鑒別能力,教導師生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尤其是在網絡具有飛速傳播的特征下,一些不良信息很可能通過人為的傳播被刻意夸大,造成不良影響。而由于網絡具有虛擬性,學生的鑒別能力又不是十分成熟,因此,很容易被這些謠言欺騙,并推波助瀾,進一步擴大謠言的危害。高職院校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強自媒體使用的監督管理,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讓學生在使用自媒體時能夠自覺抵制不良信息,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的上網環境。
綜上所述,自媒體的出現不僅為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同時帶來了了更大的挑戰。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注重意識的創新,做到工作方式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更好地完成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