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琰
(江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工處,江西 南昌 330099)
社會經濟穩定發展離不開誠信,目前誠信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高校需要重視學生黨組織誠信教育的有效實現,進而滿足社會對人才素養的根本需求。隨著社會多元化發展,高校學生的價值觀念也受到影響,若不給予正確引導,很容易出現不良的思想行為,影響自身成長。因此,加強學生黨組織誠信教育是高校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
目前高校大學生誠信問題嚴峻,其形成因素也比較復雜,影響了學生自身素養的提升,高校應深化分析學生誠信表現,進一步重視學生的誠信教育。
1.學習誠信缺失
高校是大學生深化學習的重要陣地,但目前很多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認知度不高,認為對于課程的學習對未來找工作沒什么用,進而在教學過程中不配合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專業課程布置的作業內容,部分學生也不會認真獨立完成作業,面對課程內容也不認真學習,限制了學生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
2.經濟誠信缺失
目前部分高校學生在經濟方面也存在誠信缺失的表現,在學校常發現學生有一些不規范的行為,有些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會瞞著家長將學費用在其他地方,這不利于學生長遠發展。還有部分學生家庭情況不好,承擔學費較困難,應該予以更多關心和幫助。
3.生活誠信缺失
大學生在生活方面也存在誠信缺失問題,面對感情、工作等都存在不真誠現象,存在簡歷內容不真實等行為。學生的價值觀念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環境或負面價值觀信息的影響,嚴重影響了學生思想道德的正向發展,不利于未來更好地發展。
1.高校誠信教育體制不健全
高校學生產生誠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表現在學校誠信教育體制建設的問題上,由于缺乏嚴格有效的誠信教育體制,則無法制約學生的思想行為規范。高校誠信教育課程的專業性不足,主要圍繞誠信思政內容講解,課程重心和教育目標模糊不清,同時獎懲制度不夠分明,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無法發揮誠信教育的更大引導作用。
2.家庭誠信教育環節薄弱
學生的家庭教育對其成長尤為重要,若家長的誠信教育不夠,學生會受到直接的影響,形成不好的處事態度,對誠信的重要性認知淺薄。有些父母自身工作較忙,會忽視對學生誠信道德方面的教育引導,對于學生自身素質的教育比較忽視,放任學生自己成長,簡單地對學習成績做出要求。此外,當今社會部分家長比較看重利益問題,進而會影響到孩子,使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缺乏良好的教育引導,影響了子女未來的良好發展。
3.社會誠信氛圍不濃烈
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學生受到社會氛圍的熏陶,被社會上一些風氣所影響,容易產生不良的思想。大學生階段,他們的價值觀念還在逐漸形成中,當他們接觸到社會上價值觀的引導,導致學生產生誠信問題,非常不利于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
高校要重視黨建學生誠信教育問題,充分明確基層黨組織教育核心目標,正確引導學生思想和行為,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誠信教育環境,促進學生自身更優良的發展。
高校學生黨組織要明確工作任務,圍繞誠信教育目標,堅持以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強調誠信教育的重要性,提升黨組織的誠信教育意識,更好地完成學生誠信指導工作,優化高校教育引導作用。
第一,教育方式專業化。高校學生黨組織誠信教育過程中,要不斷總結經驗,提升教育的專業性。面對出現誠信問題的學生給予更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教育引導,發揮教育功能最大化作用,提升誠信教育的有效性。第二,行為舉止制度化。學生黨組織要圍繞誠信教育制定管理體系,強化規章制度對學生的約束力,有助于促進學生誠信缺失的有效改進。第三,反饋評估量化。在學生黨組織誠信教育中,需要對教育成果建立一個量化的評估,學會可及時對接受教育的感受反饋,教師也對學生誠信表現進行量化考核通過評估,可以幫助師生共同進步。
高校學生黨組織誠信教育需要重視結合教育理念,形成教育合力,提升誠信教育的實效性。首先應該重視獎與懲的結合,針對學生黨員的誠信表現可指定獎懲制度,誠信素質良好的學生可獲得一定獎勵,而存在不良誠信問題的學生應該給予相應程度的懲罰,可以對誠信缺失現象做到很好的預防。另外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育,高校黨組織應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讓學生可以在實踐中深化認知誠信理論核心內容,不斷建立起更加優良的誠信思維,改善自身不良的思想行為,塑造積極健康的誠信思想理念。
綜上所述,當代社會環境復雜,高校應重視學生黨組織誠信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優良的思想道德觀念,滿足社會對人才素質的根本需求。高校學生黨組織教育是重要任務,應該不斷努力優化教育模式,改善校園不良風氣,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從而讓更多學生能夠優化自身誠信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