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十四團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5)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推廣,微課作為信息技術的一種形式,被廣泛的應用在教學當中。利用微課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呈現出來,從而讓學生更好的進行掌握。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微課,能夠營造一種活躍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引領學生走進教學實境當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實現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高效性和趣味性。本文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應用微課的教學內容,并且提出了幾點可行性的應用建議作為參考,幫助初中語文教師提升教學的質量。
微課教學主要以視頻形式為主,并且時間一般控制在5~10 分鐘,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應用微課教學的方式,結合實踐來看,初中語文教學適合應用微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有以下幾種:
字和詞的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當中的基礎,學生在學習和閱讀的時候經常會遇到很多晦澀難懂的生字和生詞,影響了學生的學習進度。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微課就能夠掃清障礙,幫助學生輕而易舉的了解這些生字和生詞的含義以及運用技巧。比如,初中教學內容中涉及到很多多音字和通假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就可以針對這個課時或者是某些字詞錄制微課,讓學生進行觀看,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這些字詞的應用。
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短篇文章和詩歌也是教學內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這些教學內容篇幅比較小,教學難度也比較小,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將這些教學內容以視頻或者圖片方式展現給學生觀看,從而方便學生進行理解和學習。比如,針對詩句中的某一個知識點,教師就可以采用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制成微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語文課堂當中,進而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提升學習質量。
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需要按照難易程度來劃分,同時也有主次之分,學生最需要掌握的也是教學內容中的重點。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重點內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述,從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初中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文章都能夠和人們的實際生活相聯系,然而也有少部分的教學內容缺乏實質性,學生理解起來就非常困難,教師的教學難度也非常大。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的教學模式,將教學中一些抽象和復雜的內容簡化,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觀看,學生也能夠更加容易的理解文章中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認識到課堂之外的世界,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幫助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比如,在進行《蘇州園林》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微課教學的形式。《蘇州園林》這一課程的教學目的是需要學生了解蘇州園林的建筑特征,讓學生領略到江南建筑的美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感。然而在實際的教學的當中,由于很多學生沒有見過蘇州園林,僅僅通過文章中文字性的描述很難描繪出蘇州園林的具體風姿,導致學生很難全面掌握文章的內容。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搜集一些蘇州園林的圖片或者視頻,制作成微課,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背景音樂,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將微課展示給學生觀看,這樣就會給學生一種仿佛置身其中的感受,進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內容。
為了讓學生更加輕易的掌握教學內容中的重點,教師需要合理地進行教學的設計,結合課程內容巧妙的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一方面能夠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提升課堂的氛圍,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迅速的掌握文章中的重點內容。
比如,在《背影》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之前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針對性的進行閱讀,如“文章中幾次描寫到了父親的背影?哪一次帶給你的觸動最深?”,然后讓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學生就會進行思考,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走向。接下來,教師需要利用微課對文章中的重點詞匯和內容進行解析,比如“蹣跚、縮”等詞匯,這些詞匯都深刻體現了作者的辛酸和無奈,從而為學生勾勒出一個慈愛的父親形象,讓學生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幫助學生明確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內容,基于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剖析和解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找到文章中的主線和副線,把握文章的中心內容。
比如,教師在開展《最后一課》的教學中,這一堂課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將歷史戰爭的情況都融入了這一堂法語課當中,文章非常有內涵,學生很難抓住文章的主旨。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給學生介紹當時的歷史背景,讓學生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對文章的內容進行閱讀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更深層次的內容,正確的找出文章所想表達的含義和情感,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