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清縣第四中學,河北 廊坊 065000)
初中物理是學生新接觸的一門課程,又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如何在短時間內教好與學好這門功課,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講,都是巨大的挑戰。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主動性,發揮教師的業務特長,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開展師生互動學習模式,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要調動物理教師的積極性,就必須提高物理教師的職業素養。物理教師的職業素養是一個綜合體,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其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專業水平和職業道德。物理教師的專業水平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學校一定要加強對教師的業務培養,尤其是要使年輕物理教師盡快成長為業務能手。教師之間也要開展互幫互助,通過結對、幫扶、互學等方式促進全體教師業務水平的不斷提升。此外,還要加強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培訓。職業道德是一個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夠使教師具有責任感,對學生的學習負責,在教學中盡心盡責,從而能夠保證課堂教學效率。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的主動能夠促使教師去鉆研業務,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學生的主動能夠促使學生去探索有效的學習方法,不斷研究教材和生活,能夠配合教師教學,提高學習效率。而創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能夠促進教師和學生的主動。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教學質量提高的保障。這種關系要求教師把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要尊重教師的教學勞動,聽從教師的指導。尤其是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一定要按照教師的步驟和要求去做,把實驗結果積極反饋給教師,大家一起合作分析完成教學內容,通過動手來獲取知識和經驗。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認為:“興趣是開發智力的催化劑。”可以說,興趣是學習的永久動力。物理學習就必須培養學生對物理的持續興趣。學生物理興趣的培養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首先,可以通過設置懸疑來引起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汽化和液化 ”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舉一個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作為問題導入:冬天我們戴著眼鏡從室外到室內去,眼鏡會變得模糊,這是為什么?學生大都有這樣的生活經驗,但都不知道為什么,這就讓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能夠對所學的知識充滿興趣。其次,可以通過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電磁鐵”這一節內容時,可以讓學生拿著磁鐵做實驗,是不是所有的磁鐵都相互吸引。結果學生通過實驗發現,磁鐵竟然還有相互排斥的,這與生活常識不一致,學生必定會充滿好奇,想通過學習一探究竟。最后,可以通過現實生活讓學生保持對物理的持續興趣。物理與生活密切相關,生活中處處有物理。給學生灌輸生活物理意識,就能使學生從生活中發現物理,解決物理問題,學生也就會產生持續不斷的興趣。例如:生活中有很多的噪聲,我們怎么樣才能減弱或消除噪聲呢?生活中的鏡子為什么有的是平面,有的是凹面或凸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去觀察家里的燈泡,為什么體積差不多的燈泡亮度會不一樣?這樣學生就會對物理學習一直充滿興趣。
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不但能夠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更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使課堂氣氛更加融洽,教師樂于教,學生積極學,充分調動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要達到這種效果,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是有效辦法。這個過程中,要求教師發揮課堂的主導作用,結合授課內容,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課題,讓學生去完成,然后教師針對完成情況給予點評。若遇到比較難懂的物理概念和實驗,如“測量物質的密度”等,則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動手來完成。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這就要求學生合作學習,通過團隊的力量來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難題。物理有很多的實驗和有趣的生活現象等著學生去探索解答,且很多的物理知識和現象容易混淆,這更需要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互動。例如:常見的物質狀態有固態、液態和氣態,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也是常見現象,但汽化、液化、升華對于初學者還是容易混淆的。若學生之間能夠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交流判斷經驗,對這一知識點的把握就容易多了。
物理學科的實驗性和生活性特點決定了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實效。總之,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教學也需要學生的良好互動。只有師生雙方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才能提高教學實效和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