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第五中學,江西 信豐 341600)
在目前的高中教學的過程中,很多高中生對于網絡上的娛樂內容過于沉迷,以至于喪失了學習的動力和奮斗的動力,使得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夠將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到高中學習上,作為國家未來的青年,如果不能夠進行努力的學習,就無法建設祖國,這對于國家未來的發展是有阻礙的,因此在高中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歷史學科的教學,幫助學生培養起家國情懷,讓學生意識到祖國的興衰和個人命運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將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
和百年前的青年相比,現在的高中生是處于一種非常和平的年代,在這個年代他們更有精力和理由去認真學習和建設祖國,但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百年前的五四精神在如今的青年身上并不能夠找到,很多高中生醉心于網絡世界,對各種偶像進行崇拜,導致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極大的扭曲,需要學校和教師幫助學生進行糾正。另外,在和平年代學生沒有經歷過特別大的困難和挫折,他們對于家國情懷和對國家的感情是非常淡漠的,以至于導致學生的愛國情懷缺失。
高中生經過初中的歷史學習,雖然了解到近代以來中國的屈辱歷史,但是他們并沒有從中真正的汲取到應該汲取的養分,只是將歷史知識作為一門學科來學習,并沒有因為祖國過去的屈辱而發憤圖強,與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發展聯系到一起,使得學生的愛國情懷嚴重缺失。另外,很多歷史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加重了以上的現象,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將歷史學科作為學生升學的手段,并沒有在教學的過程中去刻意的引導學生叫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這種愛國主義教育的缺少也使得很多學生沒有家國情懷。
在高中歷史中有很多的例子是可以作為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案例,例如左宗棠收復新疆、鄭成功收復臺灣、五四運動、開國大典、抗美援朝戰爭、香港和澳門的回歸等等,這些都能夠成為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例子,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案例作為載體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進而幫助學生擁有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就是將自己和國家的命運發展聯系到一起,并立志為國家的發展作出努力。在高中歷史課本中有很多的案例是能夠展現出家國情懷的,例如在講解左宗棠收復新疆的時候,左宗棠帶兵打仗的過程中會帶著一口棺材,以示必死的決心,這極大的鼓舞了當時的士氣,最終為中國保留下來了新疆這一廣袤的國土。教師在講解這段歷史的時候,除了對必要的高中歷史知識點進行講解外,還應當盡可能的將左宗棠的生平事跡和家國情懷進行講解,以此激發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并且在講解的過程中要將這一愛國熱情轉移為學生的學習熱情,要給學生強調雖然無法像左宗棠一樣為中國的歷史作出巨大的貢獻,但是作為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發展結合在一起,要為中華之復興而讀書。
在鴉片戰爭以來,我國遭受了近百年的屈辱歷史,在這段屈辱歷史當中國家的主權不復存在,大面積的國土被割讓給外國,億萬的中國人過著亡國奴的生活,而在近百年的斗爭過程中涌現出了大批的愛國運動和愛國人士,比如辛亥革命、義和團運動、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等等,他們為了國家的發展拋頭顱灑熱血,甚至有很多人在高中生這個年紀就為國捐軀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利用這段屈辱的歷史去激發起學生的榮辱心,要讓學生能夠對這段歷史感同身受,讓學生明白在世界上如果沒有強大的國家就沒有自由的個體,要讓學生將自己的人生發展和國家的發展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從而充分的激發起學生的愛國熱情,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充滿著家國情懷,要為建設祖國而讀書。
新中國的建立是非常坎坷的,但是新中國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在高中歷史課本中對新中國發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其中原子彈和氫彈的爆炸大大的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提高了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而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的經濟實力,使得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新中國的成就灌輸到學生的腦海當中,讓學生為新中國的成就而感到自豪,進而不斷的去增強自己的家國情懷,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對于祖國的感情,進而讓學生更有動力進行高中知識的學習。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善于利用不同階段的歷史知識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強烈的家國情懷,要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命運發展和國家的前途聯系在一起,不斷的努力學習,以便報效祖國。教師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在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過程中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以便能夠更好的建設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