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閬中市石龍鎮中心學校,四川 閬中 637429)
數學是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由于傳統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會影響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在教育改革當中,對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十分關注,必 須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其個人價值得到彰顯。差異性教學理念的提出,為教育改革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真正體現了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性,因此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廣泛歡迎。應該明確差異性教學的實施要點,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與價值,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尤其是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養成的學習方法與思維,將會對其一生產生影響。差異性教學能夠消除一刀切式教育的弊端,從而保障教學的多元化與個性化,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對于同一件事物或者同一個問題,不同學生在理解角度和認知水平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如果教師按照自己的思路統一教學模式,將會導致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收困難。學生之間存在的固有差異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在實踐當中采用差異性教學的方式。在環境適應性上,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會不同,因此教師應該為其營造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在課堂當中的靈感[1]。此外,差異性教學也是當前培養發展性人才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都較以往有了明顯提升,只有加強差異性教學才能滿足其未來發展需求。
在實施差異性教學時,應該對學生做好充分的摸底調查工作,明確學生在數學能力、學習水平、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性,在教學當中真正以學生為主體,落實因材施教的基本理念。不同學生在思維特點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學生擅長形象思維,而有的學生則擅長抽象思維。因此,從其個性差異入手進行科學引導,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2]。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測評后,應該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層次劃分,從而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遵循實事求是基本原則對學習方法、方向進行調整,適應差異性教學的特點。在差異性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避免在教學中出現區別對待的問題。
由于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該因人而異,防止目標過于統一化導致部分學生的不適應。應該在制定總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根據當前教學進度和學生需求,對目標進行細化處理,使其能夠實現對學習行為的有效指引。對于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教師則應該適當降低目標的難度,以基礎知識的掌握和鞏固作為目標,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數學基礎稍強的學生而言,則應該為其設定“挑一挑夠得著”的目標,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其突破在數學學習當中的瓶頸,從而在挑戰自我當中獲得提高與進步。對于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則應該適當提升目標的難度,使其在拓展與延伸當中激發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教材內容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問題,導致難以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優化與調整。尤其是在多元化的信息時代,教材內容較少,不利于數學知識的拓展。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使其能夠在學習當中根據自身興趣加以選擇,從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在傳統教學當中,教師往往是借助于教具和實物等講解知識,單一化的形式導致學生出現倦怠心理[3]。因此,應該結合網絡教學資源,滿足差異性教學的要求。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養,能夠結合教學大綱要求收集與整理網絡教學資源,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融入到課堂當中。在不同內容的教學工作當中,也應該保障教學資源的差異性,降低課堂教學的難度。鼓勵學生對教學素材和資源進行自主選擇,在對比分析當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促進數學思維能力的養成。
課堂教學方式也應該保持差異性,使學生能夠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有利于創造性的激發。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手段,可以增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然而,由于未能對問題加以精心設計,也會導致實施效果受到影響。在差異性教學當中,也應該保障問題設置的差異性,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當中,緩解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緊張感與恐懼感。對于基礎能力較差的學生,在提問時應該以簡單問題為主,使其能夠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基礎知識并提升學習興趣,對于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則應該通過啟發式問題引導學生的獨立思考,對過往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并靈活運用。
差異性評價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實現對每一個學生的科學評價,防止唯成績論評價方式對學生個性發展造成的限制。在差異性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任務完成度等納入到評價體系當中,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性目標實現情況出發,對其開展針對性評價工作,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差異性評價模式的應用,也能夠實現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動態化評估,以便對教學目標、內容和方法等進行及時調整。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差異性教學,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同時也能夠彰顯學生在學習中的個性化,促進課堂實效性的提升。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該通過了解學生差異、明確教學目標、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和優化評價模式等途徑,落實差異性教學理念,消除傳統教學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