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江縣沙河中學,四川 南江 636621)
引言:目前初中生正在處于他們的思想剛有雛形的階段,這個階段是非常關鍵的時期,這個時候尤其關鍵的一環就是道德與法治的教育,現階段我國正在處于建設法制型目標的國家,需要培養許多知道法律并且懂得法律的青少年,要使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初步形成并且保持一致。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初中必須開展的課程,就是要教會青少年三觀一致并且要做一名知法懂法的好公民。
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課程中,老師應該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做足夠的了解,之后才能夠進行合理的教學情景,當老師在講到法律知識層面時,可以舉一些同學們可以聽得懂的案例,比如小明在逛街的時候買到了一雙高仿鞋或者快遞破損等情況,大家在面對這些情況該如何解決才能維護自己的權利,這些問題比較常見也是時常會發生的,同時也是比較能夠引起學生們的共鳴,這樣就可以打破沉悶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變得非常生動和風趣,老師這時候要做的就是讓同學小組討論并且選擇一位代表人進行發言回答問題,從而使得同學們認識到學習法律是有多么重要。老師也可以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開設一些新聞聯播以及今日頭條等,來促使同學們能夠自主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可以通過播放新聞聯播來培養學生們手機搜索、整理以及分析的能力,此外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的能力,可以證明學生不是一個只會低頭學習的孩子,而是一名見識廣博的人才。比如,在初中課本中,第十課的《建設美好的祖國》內容時,老師完全可以在課上播報關于它的新聞聯播,讓同學們都加入到小組討論關于如何創建美好的祖國,多多發言,提升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并且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
大部分的家長與老師甚至是學校都比較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其實更應該注意的是學生在思想道德和法治方面的身心發展,因為在初中階段培養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才是學校首先要做的事情,這些都會導致初中生身心發展是否健康的非常時期與關鍵時刻。所以學校、老師以及家長都應該對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重視起來,學校不應該是指說說而已,應該用行動來表現出它的重要性,不要讓本來是講述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課程時間卻被其他的科目所占用,并且提高思想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效率。比如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把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同時給同學們足夠的發言權與自主權,但是有時候老師還是應該保證一下課堂的紀律性,不要完全放任學生不管,要保證小組內部同學可以充分的對自己的想象力進行發揮,還需要保證小組內部的同學們可以研究合作與學習兼并,這些都需要在老師的嚴格把控之下進行才行。
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條件為道德認知,而后續的道德情感以及意志行為用來確認道德認知。同學們只能夠在分得清事物的善惡美丑的情況下,才能夠做出最正確的判斷以及選擇的行為能力,才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學生們在也其他人進行交談時才會沒有不良行為以及不好的想法。所以在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給同學們普及最基本的公民義務與道德要求或者讓學生們看學生的行為準則以及行為規范等,務必要讓學生記在腦子里,可以脫稿背誦出來。老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不要只是給同學們講解學生守則上的內容,要與案例分析相結合以便于學生更好的進行吸收,來啟發學生們的自主評判的價值,這樣的話,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們自主進行提升道德認知的能力。初中生不僅需要具備道德素養還需要具備法律基礎并且樹立法律的意識,初中生應該習慣運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的利益與權力,還需要對自我的一種約束,在生活中初中生應該時常的對于法律的權威性進行有效的維護,同時還要保證好他人的權益是否合法,所以,法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通過調節班級的整體氛圍、學習成績以及學生自身的性格這幾個方面進行有效調節。首先班級的整體氣氛不夠活躍,那么在調動學生們在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課程上的積極性與活躍性之前,老師在上課的過程應該先要調動學生的活躍性。老師也應該重視與同學們的互動,根據問題的差異性來設計出不同的提問方式以及方法,層層深入,漸漸的要讓同學們進一步加深對課堂的把控。其次老師應該對于每一位同學都平等對待,不要去關注學生們的成績好壞,并且不要把學生劃分成“三六九等”,老師還需要關注同學們的身心發展是否健康,老師要夸獎每一位同學要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的氛圍中。最后在思想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課堂上,老師需要去關注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老師時常提問他們并且要讓他們起來主動回答一些問題,引導他們表達自己的方法要大膽一些。
結論:綜合以上幾點來說,初中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完全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該學科與學生的成長密不可分的,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需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通過調節課堂整體的氛圍來做到這一點,在理論知識講解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為同學們提供實踐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