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聯合村小學,河北 唐山 063000)
在相對有限的音樂課堂時間里,教師應采取什么辦法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發出來,使每個學生對學習過程都能積極地參與,主動建構知識,在音樂學習中,對音樂文化進行很好的體驗和感悟,使音樂學習的效率合理的提升呢?這就要求教師仔細分析教科書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和學生兩方的互動,實現學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主動參與,讓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升。
(一)真正的成功必定有一個良好的開始。音樂課堂教學的核心是審美,一節課的開端是教學導入,它的重要性是:在音樂教學中指導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使學生在音樂中的審美欲望得到引發;把學生從日常經驗中轉移出來,引導他們關注音樂課的審美。此時的教學導入就像歌舞劇的前奏,盡管結構很短,但它可以正確地將所有人引導到音樂的特殊場景中。
(二)進行情景創設時使用多媒體。主題活動改變的條件刺激通常引起更多關注。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歡有聲有色的多媒體畫面。此外,教師對學生的吸引也可以采用腦筋急轉彎、生動的故事、優美的音樂等,使學生可以在課堂開始時迅速從課間的興奮中恢復過來,并快速適應課堂教學氛圍。
(三)開展教學時要迅速把握住學生注意的有效時間
因為小學生在上課時有很短的有意注意的時間,教師要創造一切條件讓這一寶貴的時間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學生聽,教師教,這是一種大家都知道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學中沒有主動性,是這種教學方法最大的不足。教師努力開展教學活動40 分鐘,而學生大概在下面玩了40 分鐘。盡管這種課堂教學中也存在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的過程,可是只有很少的學生來主動回答。有的學生的意識完全游離課堂教學之外,他們的注意力無法集中。新的課程標準強調要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來。我覺得“主體”就是學生要主動進行課堂學習,要主動的學習。對于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每個學生都要積極的表達出來,而且要樂于表達。對于每個問題,幾乎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尤其是在音樂欣賞類中。如果教師能夠收到學生的回應,那么毫無疑問,學生會善于舉手說話。今天的學生不愿意動腦筋或思考,通常是因為他們擔心老師的拒絕和指責。
音樂課的音樂和相關文化集中體現了人文學科屬性,在這種學習領域中學生文化素養可以得到直接增強。學生的音樂視野可以在它的幫助下得到擴大,使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持續得到加強,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也隨之得到了提升。因此,要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和具體的音樂作品來完成這一領域的教學目標。
表現音樂的手段和工具之一就是視唱曲譜,它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內容之一,也是課堂教學中組成音樂知識技能的一部分。在音樂教學中,學生有必要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學生們學會了識譜,就可以發展和持續對音樂的興趣,并且有利于他們以后加強對音樂的學習和體驗。但是,通常在唱歌,玩耍和跳舞方面會讓孩子上課興奮,一旦學習視唱曲譜,他們就會沉默下來,出現尷尬的課堂氣氛。教師在開展視唱教學時可以合理的選擇一些流行歌曲,但是,不是每一首流行歌曲都適合,它必須是學生熟悉的,而且要具備簡單的曲調。
孩子們格外注意一些新鮮的事物,且學生的思維可以在有趣的游戲中得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夠被喚起。好動愛玩是兒童的基本特征,在單調的音樂知識的學習中,他們會感到遙遠、死板,接受起來很費力。如果在游戲中融入知識與音樂,再通過有趣的情節和簡單的故事,就會構建一個生動活潑的,有形象、有節奏的教學氣氛,會讓學生感到音樂就在自己的身邊,它并不陌生。
音樂教學中一個相對乏味的階段就是識譜教學,可以使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去練習,比如學習了五線譜上的音高和音符的名稱后,鞏固練習時就可能使用游戲法。對《音樂樹》這個游戲,可以在各種形象可愛、色彩鮮艷的水果卡片上寫上樂譜,再把它們掛在樹上,開始游戲時,學生每摘下一個“水果”,就要唱出它上面的音符。
音樂課堂教學通常包括音樂理論知識和學習唱歌的知識。唱在音樂游戲中由樂曲、表演等多個部分組成。可是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音樂能力和天賦,有的學生舞蹈好,而有的學生有比較好的唱歌條件,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取長補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和激勵。因此,有時,評價語言看似一般,但確實具有引發學生潛能、表達思想、教授知識的關鍵功能。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得到教師及時的評價后,會獲得滿足感,能夠增強自信心,還會受到鼓舞,產生不斷進步的動力,并最終取得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