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秋玲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江口中學,江西 贛州 341105)
游戲對于小學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對于初中生也同樣如此。雖然初中生各方面都趨向成熟,但是在學習中也非常渴望教師融入一定的趣味元素,以讓學習變得豐富多彩。為此,教師可以將游戲與英語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利用游戲增“趣”,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出來。
例如:在學習初中英語8A 中的《Unit 6 Natural disaster》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游戲輔助教學,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本次游戲的設計是為了引出單元學習的詞匯內容,同時營造學習氛圍,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首先,教師提前設計好有關natural disaster 的圖片,形成一組幻燈片形式;其次,教師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展示,學生在看到圖片時,需要快速說出自然災害的名稱。如:教師展示地震的圖片,學生需要快速說出earthquake;教師展示臺風的圖片,學生需要快速說出typhoon。教師利用這一游戲方式,一一引出單詞,如rainstorm,snowstorm,flood 等。學生對“看圖片,猜單詞”的游戲非常喜歡,于是在展示圖片時,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說出單詞。除了設計這個游戲活動,教師也可以設計brainstorming 的游戲活動,即在黑板上寫natural disaster,讓學生在1 分鐘內盡可能說出自己所知道的有關自然災害的英語單詞。
通過設計游戲活動,英語課堂愈顯活潑,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相比傳統的教師直接列出自然災害相關單詞的方式,學生更喜歡以游戲方式學習單詞。
學生主動學是目前教學的發展方向。這就需要教師放手讓學生發揮學習潛能,自主探索知識。因此,教師可以結合英語教材內容,設計一定的任務,并將趣味元素融入任務中,讓學生樂于融入任務,主動完成。通過以任務增“趣”的方式,英語課堂也是煥發出活力。
例如:在學習初中英語7A 中的《Unit 8 Fashion》這一單元時,教師設計趣味任務,引導學生合作完成,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結合本單元的內容,教師設計了情景任務:假如學校要舉辦一次Fashion Show,請根據你對fashion 的理解,設計一件作品,參加Fashion Show。要求:你圖紙形式展示所設計的作品,作品符合初中生的衣著定位,并運用英語對作品進行描述。這一任務的設計跳出了傳統的任務設計,也讓學生的潛能得到發揮。學生需要以小組合作方式完成,有的負責為作品出點子,有的負責以簡筆畫形式將作品畫出來,有的負責英文介紹部分等等。學生分工合作,用作品詮釋著自己對fashion 的理解。學生完成任務后,開始展示作品。每一個小組展示的方式也不一樣。有的小組一邊進行英語解說,如This is our works,and it is very beautiful,right?(調動“觀眾”氛圍,增強展示趣味)……然后小組成員一邊以“模特”身份走T 臺形式,英語課堂非常活躍。
由此可見,趣味性的任務設計為英語課堂增添活力,學生也有發揮個性的機會。因此,學生能夠完全融入任務活動,邊“玩”,邊“學”。
初中生具有很強的表演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為學生設計一定的表演活動,增加課堂趣味。更為重要的是,教師所設計的表演活動與學生的英語交際培養相關聯,學生既可以享受表演的趣味,也可以不知覺地在表演中表達能力得到發展與提高。
例如:在學習初中英語8B 中的《Unit 4 A good read》這一單元時,教師以表演活動增“趣”,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本單元的閱讀內容是關于Gulliver in Lilliput,也就是格列弗在小人國的奇聞趣事。為此,在學習完這一閱讀內容后,教師引導學生將里邊發生的故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可以自選角色,設計英語對話,演繹里邊的故事內容。想到也有部分學生已經閱讀了格列弗游記的其它內容,如大人國的奇聞趣事A voyage to Brobdingnag、飛島國的奇聞趣事A voyage to Laputa、智馬國的奇聞趣事A voyage to the country of the Houyhnms。因此,教師也鼓勵閱讀過的學生設計這部分的對話,將故事表演出來。對于這樣的表演活動,學生頗為感興趣。于是,學生開始自主組建小組,分配角色,設計對話,融入肢體動作、表情等,將內容演出來。
在學生展示時,教師增加了評比環節,驅動出學生最強的學習動力。由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看到了學生“賣力”的表演,也聽到了流利、地道的英文表達。
總之,“趣”在英語課堂必不可少。作為英語教師,要積極在教學中融入趣味元素,以全面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趣中學習,趣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