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磊
沈陽廣播電視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信息技術被廣泛使用在教育領域中?,F代遠程開放教育與新媒體技術的有機融合有著前所未有的優勢,各國遠程教育雖然在發展時期上略有不同,但其始終以“終身教育、大眾教育”為主,以普及知識為主要目標。新媒體遠程開放教育的特點鮮明且極具個性化,通過跨文化融合教學,推動我國遠程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新媒體與傳統遠程開放教育跨文化教學融合不同,其主要特點能夠消解邊界,使國家、社群之間的界限得以消融,以知識共享、文化交流的方式推動世界文化的共同進步。媒體整合的過程即是新媒體的發展過程,其打破介質壁壘,使大融合趨勢體現在遠程開放教育中。新媒體遠程教育改寫了傳統開放教育的規則與版圖,通過新模式、新手段的發展為傳統教學模式提供不一樣的理念與發展方向[1]。雙向交互作為新媒體遠程開放教育的主要特征與優勢,通過人際與人機之間相互交流方式的實現,增加信息交互關系,其不僅能夠增強師生間信息的雙向傳遞,還能夠加強師生互動,進而促進個體學習方式轉變為協作學習模式。而新媒體的應用能夠使異步通信與實時通信得到實現,通過開放、靈活、個性且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推動人類文明發展。以新媒體時代遠程開放教育跨文化融合教學模式為基礎,為人類的終身學習、普及學習提供共享資源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信息技術的普及與互聯網通信能力的提升,使網絡課堂成為跨文化融合教學的主要方式,通過在線平臺的申請,將語言學習資料進行內置,提供給相關學習者在線收聽、下載,并進行考試,實現遠距離頒發合格證書。新媒體時代教師不僅可以通過網上授課的模式開展互動教學,還能夠采用一對多或一對一的授課方式,通過信息技術的突破實現遠程開放式教育。傳統教學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演變為網絡教學模式,改變其原有固定地點、固定內容的授課方式,使學生減少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趕赴固定地點進行學習的模式。遠程開放教育的實行能夠大范圍實現語言學習,推動語言學習進程與文化交流,提升人們語言學習的效率與效果。以可視技術的運用提高課程的趣味性與靈活性,使學習者與講授者在虛擬空間中進行文化學習。
在新媒體時代遠程開放教育跨文化融合教學中應當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使其內在潛力得到充分發揮。與傳統教學相比,遠程開放教育不僅以傳遞知識為首要任務,還能夠促進學生自主的對知識進行探索,通過在線網絡相關課程的選修與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使其在自由、自主的選擇中,對自身未來發展的方向進行準確定位[2]。時代在發展,教育也在逐步全球化,以新媒體時代為線索實現跨文化融合教學,將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傳遞與發揚的同時,積極學習西方文化與技術,進一步推動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精神文明建設作為跨文化融合教學的主要目標,在教育強化中以人為本,在培養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引導人對其價值及發展進行思考,進一步促進社會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和諧發展。
世界文化的交替碰撞與融合是新媒體時代跨文化融合教學的主要體現,通過資源共享,實現社會價值、思維模式的轉化,縮短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性。跨文化融合教學能夠有效降低誤解與障礙發生的概率,對現代文明建設進程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指導價值。例如,在遠程開放教育工作中,改變以往傳統、刻板的教學模式,拒絕知識復刻與灌輸,引導人們掌握知識并將其內化[3]。跨文化融合教學,在其創建后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完善與優化,通過中西方文化的有效結合與經驗借鑒,進行互補與學習,縮短兩者之間的差異性,將其轉變為個性化。新媒體時代根據大數據技術對學生的能力、水平基礎進行調查,并針對不同起點的學生為其提供符合自身發展的學習策略,以互動平臺為主,建立聯合教學模式,保證其在跨文化融合教學中能夠對知識進行掌握與應用,為其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提升其知識基礎,從而推動自身全面發展。
我國新媒體遠程開放教育能夠為社會培養專用型人才,且不僅能夠最大程度降低成本,還能夠提高教育速度,進一步推動跨文化教學融合的全面發展,以完善的改革發展道路結合我國當前實際情況,將高等教育行為進行傳遞。而具體責任義務使學生能夠針對其活動規律與特點有效進行學習,使跨文化融合教學模式的優勢得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