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自如
(邢臺市南和區和陽鎮北關學校,河北 邢臺 054400)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的運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可見評價學生語文學習質量就是對學生聽說讀寫等工具性能力和相關知識進行全面的、客觀的、數量化的測定。然而受傳統評價方式的影響、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干擾,語文教學存在重書面語言輕聽說訓練的問題。因之,對學生能力的測驗也往往重書面輕聽說,到目前為止,基本上還是憑一張以讀寫為主要內容的測試卷評定學生的語文成績,且被教學者、教學管理者及社會各方面所認可。教師看重的是這種分數,如果學生考出了高分,會自認為教學是成功的,主管部門也認為該教師教學質量高,并作為評價一個教師業績的重要依據。家長同樣認為孩子學習好,教師教導有方,學生就更不用說了。由教學各方面的共同認可,形成一種合力,加固了應試教育長期存在的地位,嚴重的阻止了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但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更注重口語交際等綜合能力的考察。因此,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對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評價方式有必要進行改革。我對小學語文學習質量評價方式方法進行了一點粗淺的探索。在嘗試中,對學生總成績仍采用百分制,不同的是將這一百分進行分解,分項考查,以達到對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及非智力因素全面考查的目的。具體操作如下。
首先,對原一百分的試卷大部分題型采用,以求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做到較全面的考查。只是將分值改為50 分,相應地下降各題權重。
其次,對聽說讀寫等能力按10、10、10、5、15 的權重分項進行考查。
聽說能力的考查,可事行布置,如布置學生聽取某一頻段的廣播或某一電視臺的新聞節目。第二天讓考查的學生說出所聽內容的大意,也可老師敘述一件事情,讓學生說出大概內容,或隨機設置幾個與所述內容相關的問題讓學生當場回答,對于年級學生老師可以講述一些趣味故事,讓學生復述或回答問題,據學生聽后獲取信息的多少和準確程度進行評分。該項權重10 分。
說話能力的考查可采用對話形式,即老師和學生選定某一話題進行面對面交流,從學生口語表達、思維、儀態、思想道德等方面進行考核評分。也可采用演講形式,即給定某一話題,當著同學們的面單獨演講,從語言、表情、儀態等方面進行評分,對低年級學生可采用問答式,即選取確保他們能回答上來的問題,讓他們回答,以考查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該項權重10 分。
讀的能力的考查,可以從報紙、課外讀物等平面媒體中選取一段,允許學生借助字典等工具書先預讀再朗讀,并回答相關問題,以考查學生朗讀和獲取相關信息的能力。也可給出電器等的說明書,讓學生當場讀完并完成相關操作,比如給出手機說明書中“在是電話本中存儲電話號碼”一項,讓學生讀完后當場完成某一電話號碼存儲操作,視其完情況評分。該項權重10 分。
寫的能力的考查,除了傳統試卷考查外,另外還可以讓學生結合實際寫出建議書、借條、專題會議演講稿等實用文體。視其寫作水平評定得分。該項權重5 分。
另外對學生語文學習動機、興趣、習慣等非認知因素及智力發展水平的考查,我采用的辦法是讓學生在兩個休息日內辦一份手抄小報,允許學生用一切資料、工具及工具書,內容不限。從學生的辦報質量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態度、語文能力、智力發展水平等,結合學生平時的表現評分,也可根據學生在小學生報刊等上面發表文章等情況給該項評分,只要是能測試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方式都是可以用來評價該項得分。該項權重15 分。
最后,將學生考卷得分和聽說讀寫非智力因素和學生智力發展水平的考查得分加起來,就是該生語文學習綜合得分,仍為百分制,也可依分數段化分成等第。
這種評價方式對學生語文學習的評價無疑是全面的,也是可行的。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大教師的工作量,但更能真實的反映一個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調動傳統意義上的所謂“差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實踐中有個從某一子弟學校轉來的學生,以前每次考試不及格,但讀和說方面表現相當出色,他口述的一次勞動場面,因是真人真事,能抓住人物的特征,貼近生活,贏來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一口較標準的普通話更是令同學們佩服。當他的成績第一次被評為良好后,他的學習態度發生很大的變化。還有一個經常曠課的“差生”,他的一篇作文在《學生天地》上發表,語文成績被評為良好的后,他學習語文的勁頭更大了,還主動承擔了辦學校黑板報的任務。可見這種評價方式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除了上述好處外,這種評價方式對徹底告別應試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也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