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華
(江西省贛州市田心明德小學,江西 贛州 341000)
在小學階段,英語作為學生學習的第二語言,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由于英語對小學生而言,比較陌生,并且英語的單詞和語法對于剛學習英語的學生來說,英語與漢語的語言使用習慣有著較大的差別,這就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理解存在著巨大的困難。面對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產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同時,在課下,教師要將小學英語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倡英語的生活化教學,這樣才能充分地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達到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在小學英語學習中,英語的學習模式較為統一,都是在文章前面展示英語對話,通過這些對話讓學生來認識英語單詞,其中教材中還包含英語歌曲,讓學生通過英語歌曲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該立足于英語教材,將英語教材處理的生活化,使英語的學習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1]
比如,在小學生學習的時候,因為他們年紀小,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去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小學英語課程中,學習《We love anmials!》的時候,課本中出現的單詞“panda,elephant,bear…”,在學習這些單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對這些小動物的了解,以及小動物的特點,引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家里這些玩偶貼上英語單詞,或者在看動畫片時,引導學生加強對bear,panda 的學習。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調動學生的聽覺,聽覺,甚至觸覺去增加學生的學習感受。
教師在將教材處理的生活化之后,要注重通過自己的教學過程,將教學過程變得生活化。在小學階段,英語更重要的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去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英語走進學生的生活,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促進教學。[2]
比如,在學習英語《Let’s eat!》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這組英語對話融入到生活中,像通過詢問學生“Can you some milk?”相類似的對話,在對學生英語進行練習的時候,讓學生模擬在生活中類似場景的對話。通過小組練習,將“Here are you.” “I would like some bread,please.”等對話融入學生的生活中,就是在學生練習的時候,也要注意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在家里吃飯的時候自己練習這樣的對話。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讓學生自由的設計對話,關于“breakfast,dinner.”等英語單詞進行情景模擬,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食物,讓英語單詞和英語對話更好地走進學生的生活中,并且由于這些食物總是出現在生活中,更容易加深學生的記憶。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之后,要注重對學生的英語作業進行設計,英語作業不僅是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進度,更主要的是通過學生寫英語作業,完成對英語知識的鞏固。教師通過教學的設計,可以將英語作業融入到生活中,鞏固學生的英語知識。
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將英語作業與游戲相結合,讓學生在歡樂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英語,鼓勵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掌握?!禠ook at me!》這節課就需要教師對教學進行設計,比如可以在教學中進行情景劇,將Let’s play! Look at me.Let’s talk.等日常英語常用的對話融入到情景劇中,引導學生將這些對話應用于課下的交流中。當學生在日常上學時,同學之間可以通過“Good morning!” “How are you?”之類的句子進行相互問候,教師也可以通過設立班級的英語角,或者是設立每天固定的英語廣播時間,通過廣播鍛煉學生的聽力水平,這樣在班級中創設英語學習的氛圍,就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將英語融入到學生生活中,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綜上可知,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而緩慢的過程,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階段,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剛接觸英語的時候幫助學生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教師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要通過對英語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將英語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寫作水平。在這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發揮英語的魅力,吸引學生去主動學習,這樣,教師通過小學英語的生活化教學就能夯實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鞏固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