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雙橋中學,重慶 400900)
引言:良好的人文素養對于人們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非常關鍵的,但是人文素養的培養需要一定的環境熏陶,比如自身努力或者校園文化環境下的培養。一定的環境創設在潛移默化中就使師生形成了人文素養。在校園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語言文字,也就是說優化語言文字環境,對于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有重要的影響。這對于現階段教育改革以后提高人們的素質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對于學校而言,現階段就是優化語言文字環境,給師生以基礎的環境去提升人文素養。
隨著信息全球化到來,各種信息充斥著人們,對于人們的三觀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師生而言,形成的人文素養、道德素養等都受到一定的沖擊??旃澴鄷r代,人們的心靈變得浮躁,這對于我國肩負使命培養人才來說是相悖的,師生必須有著正確的三觀才能為國家做貢獻。教師擁有正確的三觀對學生的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學生擁有正確的三觀對于國家人才建設也有一定幫助。目前社會科技、經濟等都迅速發展,但卻忽略了人文素養的培養,學生缺乏這一基礎,對后續成長有一定的消極影響。比如對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理解不透徹,沒有足夠的愛國情懷等,對于現如今的各個學校來說,優化語言文字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想要優化語言文字環境,首先就要讓師生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師生可以通過閱讀書籍,比如經典名著等,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F如今有很多關于語言文字的欄目,比如《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學校要適當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體會到經典美文的魅力。教師也要適當的讓學生對這些語言文字運用更多的方式進行討論,讓學生戒驕戒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運用語言,而不是在快節奏時代浮躁地閱讀信息。比如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立知識搶答環節,對于學生學過的知識或者是讀書涉及到的知識進行提問,讓學生有參與感和緊張感,在緊張的同時為搶答成功而高興,這也是在愉悅的環境之下進行學習,對于經典的文章有更好的理解,對于經典的篇章也會更有興趣,提升人文素養首先就要讓學生對語言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注意方式,盡可能的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在探索中學習,在熏陶中提高人文素養。
隨著網絡信息的撲面而來,很多所謂的“網絡用語”充斥著學生的生活,很多學生耳濡目染,不管是在平時說話還是在寫作文中都會用到這些網絡用語,但是這些語言的出現對于語言文字規范化是一種打擊,很多學生覺得網絡用語很酷反而覺得規范化語言太官方死板,以至于在提高語言文字規范化時出現很多問題。近些年來,教育部門將提升語言文字規范化這一要求納入學生必備的培養目標中,以至于很多學校付諸行動,比如教師用普通話講課,學生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在寫作時也注重語言文字的規范等,這對于人文素養的培養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在實際的規范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各個年級的實際情況進行規范化的培養,不管是從口語、寫作、還是平時的小測試小訓練都要注重對學生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教學,不能只在正式的場合才規范教學,只有從平常的小事做起,注重培養語言文字規范化教學,才能讓學生慢慢的形成這樣一種意識,進而提高人文素養。比如在教師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給各科教師書寫賀卡、在制作板報時鼓勵學生書寫優美的經典篇章等,只有創設一定的規范化語言文字的環境,人們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被熏陶,慢慢的形成習慣,進而提升人文素養。
校園是學生一天中待的最多的地方,所以對于學生而言,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和思想行為有很大的影響。對此,學校要加大力度舉辦一些關于語言文化的活動,活動要足夠的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主動參與并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彼此互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一些社團可以組織學生舉辦歷史人物交流會,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對自己比較了解的人物進行介紹,這樣學生知識共享才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學到一定的知識,并提升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以及人文情懷等。
綜上所述,語言文字環境的優化對于提升師生人文素養有很大的幫助,學校要適當的創設相應的環境,使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