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錢家店鎮中心小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自我國的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讓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在語文教學中閱讀的地位開始不斷地凸顯。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于課外閱讀的認識深度不夠,僅僅停留在思維的認識層面,并沒真正地付諸實踐。與課堂閱讀教學相比,課外閱讀教學還未引起高度重視。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將教師自身的認識進行改變,讓他們意識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筆者在以下三個方面就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給出分析。
中國的漢語言文學博大精深,囊括了古今中外諸多的語言精髓和文化。但是,單純地依靠課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鐘時間,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水平恐怕不能得到提升,也不能提高整體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當然,常規的課堂閱讀教學還是不可或缺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教導學生,讓他們能夠對不同的文體文本進行閱讀,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一定的閱讀技巧。至于如何幫助學生深化課堂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結合必要的課外閱讀,讓課外閱讀與課堂教材的閱讀相互呼應,提高學生觸類旁通的閱讀悟性。當學生能夠在課外的閱讀世界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時候,他們的閱讀主動性和積極性就得到了提高,可以說興趣是打開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主觀因素。
因此,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以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作為出發點,給不同學段的學生推薦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課外閱讀書籍。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引導,欲知詳情,請看原文,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比如,小學語文中教材中的《買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故事比較具有情感渲染力,老師在上完課之后,可以推薦學生們去讀《安徒生童話選》,讓其了解名著的魅力所在,提高閱讀的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的課內閱讀文本,都是經過教育機構層次篩選的,遵循相對集中典型的原則來實施編排設置文本內容。課外閱讀的文本形式比較豐富,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未知的全新文學世界,不再讓學生局限于某種固定的文本模式,能夠有效地開闊學生的認知寬度與范圍,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文本,讓學生看到了課本上沒有的世界,了解人生百態,在廣闊無邊的知識海洋中遨游。所有這些,對于學生的寫作來說是大有裨益的。課外閱讀拓展了學生的詞匯量,他們能夠在寫作的時候集思廣益,通過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所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另外,豐富的課外閱讀,還能幫助學生積累海量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當自己閱讀到比較精美的句子時,將其標注出來,并養成做筆記的好習慣,不斷地總結和歸納。筆記能夠為學生提供素材指導,讓他們在寫作的時候不再感覺到詞匯量貧瘠。平時有空的時候,也可以閱讀這些筆記,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地加深這些詞匯的記憶程度,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重視其情感體驗,逐漸形成感受與理解的綜合能力。語文課文主要是通過文字的形式來表述,其所要表達的情感,需要傳達的形象,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情感體驗能力來完成理解和體驗。借助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閱讀到不同的文本內容,并讓學生通過作者描述的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來體會那些有血有肉的生命動感,或者是從一幕幕特定的文學意境描述中去感受作者想要描繪的不同的生存境遇。這些所有的想象,融合了學生的心靈世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了情感的豐富體驗。或喜或悲或怒,或是對人世間情感的冷暖體會,或是面對復雜社會的是非觀,如何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并感悟生活的本質所在。當學生對文本世界的情感體驗不斷升級的時候,就會形成情感共鳴,理解作者所要描述的情感世界與精神價值。如果語文教師在這個時候再加以恰當的引導和升華,他們就能從感性認知逐漸升級為理性理解,啟迪小學生的心靈與智慧。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該轉變原有的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積累。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課內外教學形成良好的銜接過程,同時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感受不同于課文教材的文本內容,提升寫作能力,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精心為學生選取適合其閱讀的課外素材,鼓勵利用課余時間多閱讀多體會,感悟生活的真諦,讓課外閱讀成為輔助課堂教學的有效工具,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