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市實驗高級中學,貴州 畢節 551700)
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是在平等交流、相互探討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發展、教與學統一的交互活動過程,讓每個人的觀點得以充分表達,然后讓這些觀點碰撞交融,強化人與環境、人與人間的交互影響,以產生教學共振,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的是,這是一個動態傳授知識的方式,會更加注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這種模式具有三個特點:首先,具有情感性。在教授英語的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不再是除了學習再無共同話題的兩個個體,教師既是良師又是益友,這實際上是一個情感交互的過程,強調雙方語言交流的參與度,樹立好師生關系與同學關系,有利于學生建立自信并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其次,具有雙主體性。在過去的教育模式的經驗來看,“教”的主體是老師,他們的任務就只是發揮自己的專業價值,引導學生去學習,更多的是對成績的關心;“學”以學生為落腳點,強調學生自身的主動性。而“互動模式”是教師和學生都要全程參與,討論和分享,共同成長,共同進步,達到統一協調的效果。最后,具有體驗性。在高中英語課堂運用互動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對英語知識有深入了解的同時,感受英語本身的語言魅力,通過實踐應用,獲得成就感,充分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的出現,教師和學生需要一段緩沖的時間。往往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會比較多,教師很難留充分的時間去征求每個同學的意見和建議,為了更快地完成教學計劃,這種時候往往很容易人云亦云,流于形式。例如在學習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對于多元的英語文化,同學們無法親身體驗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差異,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也不足以給同學一一展示,一些語言交際該怎樣才不鬧笑話等等問題,展開來說非常浪費時間,教師如果強行讓學生們討論,表面看上去十分熱烈,其實這種環境很容易讓部分學生偷懶耍滑,根本無法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目前,在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學重心更偏向于單詞記憶、句子結構、語法規則等方面,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的學情進行分析,就按照自己的思維去設計教學活動,在課堂上盲目地讓某些“成績好”的同學與之互動,其實這樣更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大多數學生都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所布置的任務,自主權得不到發揮,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久而久之,還不愿意與教師交流,影響師生關系。如此一來,這樣的互動毫無意義。
教學活動設計得是否合理對教學目標的完成非常重要。要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必須結合學生的自身生活閱歷、興趣以及課堂互動實現的可行性。所以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在課堂上,英語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積極用英語去表達、去溝通,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給他們搭建一個實用的平臺。
在現代教育制度下,教師要學會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促進互動教學模式的實現。現代的教育技術為我們課堂互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比如多媒體課件、各大英語網站、學習英語的APP 等等,充分利用這些技術,來多渠道打開學生的思維方式、拓寬學生的視野,為課堂互動創造更多話題。
為了實現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培養社會有用人才,要優化傳統終結式的評價方式,讓互動模式發揮出最大的價值。互動是師生一起參與的,缺少教師的引導不行,沒有同學們的配合也不行,因此對于評價也是雙向的,及時的互動反饋也是提升教學效果中重要的一環。教師可以在課程內容結束時就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表現、知識掌握情況等方面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課堂互動式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有必要的,有助于學生在和諧互動中增強對英語的感知力。高中是學生獨立思維形成的階段,互動式教學模式,是以學生和教師雙向互動為前提,尊重大家的觀點,自由溝通,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每個學生、每個教師既是提問者,也是解答者,不僅能夠培養個人的思維能力,還能幫助他人解決問題,滿足學習成就感的同時還提升了合作探究能力。但是,這其中存在不足,未來還需要學生與教師進一步合作,讓互動式教學發揮出更大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