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信安鎮第四小學,河北 廊坊 065700)
數學是與實際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學科,我們的實際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因此可以說兩者之間是一種協調統一的關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教師應當將生活情景融入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進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將生活情景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一些具有抽象性的數學概念,小學生無法完全理解,因為他們并不具備抽象思維能力。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如果列舉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案例,通過生活情景促進相關知識的理解,可幫助學生實現對抽象知識的理解。
其次,數學學科是一門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學科,如果在實際教學中能將生活情景納入其中,以生活情景替代抽象的數學概念,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數學問題,同樣的,如果將這些生活情景納入數學課堂教學,則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理解起來也就非常便捷。
最后,將生活情景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則可以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完全掌握著課堂的話語權,學生僅是完全地服從教師的安排。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學生開始成為課堂的主角,將生活情景納入實際的課堂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提高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數學源于生活,但教師在進行生活情景創設時也必須掌握學生的生活情況,保證創設的情景符合學生的生活習慣;另外,在創設情景時還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年齡,一旦缺少對學生性格特點及年齡的思考,采用統一的生活情景創設方法,必然會適得其反,影響小學生實際的數學學習效果。
新課改要求注重知識理論與生活的有機結合,已有研究發現,如果小學生的數學教學內容與其實際生活存在密切的聯系,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明顯提高,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會明顯提高。為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生活情景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
例如在講解人民幣的用途時,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提問。如:是否自己去超市買過東西?是不是自己付的錢?問題一經提出,學生競相回答,其答案可謂千差萬別,但已經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作用。這時教師可以設置去超市買水果的情景,每斤橘子三元錢,一共買了三斤,給營業員十元錢,應當找多少錢?生活中普遍存在買東西的情況,但就小學生而言,這則是充滿誘惑力的一次經歷,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經驗,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原來數學學習是如此的簡單、如此的有趣。
數學是一門擁有較強系統性及邏輯性的獨立學科,從本質上來講,數學是對生活的凝練,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講學習數學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此在實際的情景創設過程中,應當在學生已有知識體系下適當創造一些高于生活的情景,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問題,進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例如在259+99=?這樣的題目的便捷運算的講解中,由于數字比較大,學生直接運算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其便捷的算法為259+99=259+100-1,但多數學生不能理解此種運算方法。在解題方法的講解中,教師則可以創設一個生活情景——付整找零。通過這樣的一個生活情景的創設,可以幫助學生用數學模式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使問題在情景創設中得以解決,實現學生知識從簡單到復雜的提升。
數學源于生活,同時也應當服務于生活。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就是數學學科的最終歸宿。學生對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運用,不僅可以實現問題的解決,還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學習魅力。
例如在平均數的講解中,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情景:一個水塘的平均水深是1.1 m,小明的身高是1.5 m,他不會游泳。如果他不小心沉落塘中,他會有危險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進行激烈的討論,通過這種討論學生不但可以了解平均數的概念,而且能夠加深理解程度。這樣通過現實案例的應用,可以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啟迪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知識就蘊藏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因此必須使小學生真正領悟到數學知識就藏在我們的周圍,使小學生感悟數學的魅力,實現課堂教學與生活情景的有機結合。使小學生明白生活與數學是緊密相連的,并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現實問題的解決,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最終實現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