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延安市實驗中學,陜西 延安 716000)
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由“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轉變,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成為新課程教學中應用最多的教學組織形式。本文中,筆者列舉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實施過程中的幾項具體措施,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學習金字塔是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經過長時間研究提出的,經研究發現包括小組討論、實踐演練、教授他人或馬上應用的主動學習方式的學習效率最高。新課程改革也要求課堂教學要由以教為主的被動學習向以學為主的主動學習轉變。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能夠更好地使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學習知識點。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轉變角色,成為課堂設計者和引導者。教師通過導學單,引導學生自主獲取知識、進行小組合作研討和交流展示,讓學生在合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形成知識體系。
教師是課堂設計者,應分析教材內容,圍繞教材的重難點合理地創設問題情境,編撰形成導學單。導學單是教師教學思想的精髓,導學單的質量關系到學生小組合作的學習效果。導學單的設計要做到以下兩點。
1.問題的設計要具有探究價值,要將知識點轉化成探索性的問題,做到重難點突出、邏輯性強,這樣才有利于小組合作交流時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時,筆者抓住青藏地區“高寒”這一重難點,設計了以“小明同學去青藏地區旅游的見聞”為主題的幾個探索性問題。
活動一:小明去青藏地區旅行前,準備了羽絨服、氧氣袋等,你知道他準備這些物品的原因嗎?
(目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了解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活動二:小明在旅行時,發現了青藏地區人們的衣、食、住、行均與我們不同,你知道原因嗎?
(目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了解“高寒”的自然環境對生活的影響。)
活動三:結合課文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小明在旅行時發現當地的牲畜皮厚毛長,你知道原因嗎?
②小明在旅行時發現當地的農業分布在河谷地帶,你知道原因嗎?
③小明在旅行時發現該地的農作物穗大粒滿,該地發展農業的優勢條件是什么?(目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討了解“高寒”的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2.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會出現知識點碎片化的問題。教師要在導學單中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歸納總結知識,有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例如,在教學“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一課時,筆者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歸納,讓學生明白青藏地區各要素之間的聯系,理解高寒的自然環境對青藏地區造成的影響。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研討和交流展示環節是整個課堂的精華部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能力決定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那么教師如何做好引導呢?
1.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導學單
自主完成導學單是學生獨立思考、奠定知識基礎的關鍵環節,能夠為接下來的合作研討和交流展示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應做好以下引導:第一,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要引導學生做好標注,為下個環節的合作研討做好鋪墊;第二,教師應巡視各小組的完成情況,及時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引導性的答疑解惑;第三,這個環節是師生和諧關系建立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注重培養師生之間的情感。
2.引導學生小組合作研討時有“果”有“因”
在小組合作研討環節,教師應在各小組中巡視,加入他們的研討活動,引導學生分析解題思路,做到研討時有“果”有“因”。例如,在討論青藏地區農作物穗大粒滿的原因時,學生都能回答出“光照充足和晝夜溫差大”這一“果”,這時筆者引導他們討論為什么光照充足和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并引導他們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對農作物的影響,最終找到“因”。
由于學生的解題思路存在一定差異性,此時的小組合作研討環節就顯得意義非凡。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豐富學生的信息量,幫助其形成知識體系。例如,在討論黃河“地上河”現象和成因時,一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分享了自己在開封旅游時看到“城摞城”現象。他說:“古都開封地下3 米至12 米處,上下疊壓著6 座城池,這是由于黃河下游黃河泛濫嚴重的結果。”這激發了學生強烈的興趣。在小組合作研討過程中,學生經常將有趣的課外知識引入談論,既豐富了學生的見聞,也完善了學生的知識體系。
3.引導學生利用地圖進行有效交流展示
小組交流展示環節,學生可以將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研討的成果展示出來。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這一環節引起重視,引導學生在展示時做到“由圖及意”,引導學生時刻通過指圖、分析地圖、對比地圖等手段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師應讓學生養成正確的展示習慣,讓學生先讀圖名,再閱讀地圖圖例,指出并分析地圖的要素,最后得出地理現象的形成原因。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語言,培養學生讀圖和分析地圖的能力是地理教學的重點。例如,在講解“地球運動”時,筆者準備了地球公轉圖、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圖、正午太陽高度角隨緯度變化圖、晝夜長短變化圖等圖片,同時在圖中標注相關信息,便于學生理解地理知識和展示學習成果。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及時轉變自身角色,成為學生合作交流的引導者,有效地設計導學單,指導學生的學習與交流,同時,幫助學生正確使用地圖進行學習成果展示。在地理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團隊意識,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