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8)
隨著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百花齊放。課程教學設計是一堂課質量高度的關鍵所在,是學生學習效果好壞的決定因素。課堂設計要根據課程性質、內容、學生學情等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手段。
瀝青針入度試驗,它選自高職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筑路材料及試驗檢測》課程。本次課采用“理實一體,任務驅動”為理念進行教學設計。以下從教學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闡述。
首先是教學分析,包括:內容分析、學情分析、目標分析。
《筑路材料及試驗檢測》是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內容為:筑路原材料技術性質,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筑路原材料試驗檢測,混合料試驗檢測等。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的同時,要掌握正確的儀器操作、規范的檢測試驗步驟,還要能準確填寫試驗報告等。
內容分析:根據該門課程標準,結合典型崗位工作任務,將教材內容整合為十二個項目,本次課選自項目十,任務1 的內容。本次課的對象為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高職一年級的學生。學生此前已經學習了瀝青理論基本知識,完成了對道路石油瀝青的認識,但由于教學時間,儀器數量及學生人數的影響,每個同學的動手操作時間相對較短,儀器設備操作不熟練。
學情分析:從學生方面來講,喜歡實踐,動手能力強,求知欲旺盛,勇于探索。但是理論基礎知識不足,大部分學生理論水平不高,有部分學生是從中職上來的,理論知識方面相對較低。所以在制定教學設計內容時,應考慮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
目標分析包括:知識目標、內力目標和素質目標。根據課程標準,職業標準及崗位需求制定了本次課的教學目標。由于掌握瀝青針入度試驗檢測步驟是完成瀝青針入度試驗的核心內容,因此是本次課程的教學重點。素質目標的培養將貫穿本次課教學的始終。
基于上述分析,采用了相應的教學策略,本次課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教學法。本次課的教學方法采用教師為主導,由教師提出學習任務、重點和難度。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以任務為引領,小組合作,由學生自己動手完成。
在教學手段方面,針對難點知識和重點知識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別運用了PPT,微課,多媒體數字化教材,標準視頻,超星學習通平臺等進行教學。多種方式相結合,以做到重點知識可視化,重要技能形象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下來重點介紹教學過程,分為課前準備,課中學習,課后提升三個階段。
課前準備時,教師在學習平臺發布課前學習任務書,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書,觀看瀝青針入度試驗的標準視頻,PPT,微課,閱讀作業指導書等內容。教師根據學習平臺檢查學生學習情況,以合理組織教學內容。
課中學習階段又分為任務明確,任務分析,任務實施,任務評價四個環節。
在課中學習階段首先要任務明確,教師可采取提問的方式,任意抽取學生以了解課前準備情況,然后提出如何進行瀝青針入度試驗檢測的問題,以再次明確本次課的任務。
在任務分析環節,教師以問題為引領,通過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組織課堂教學,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首先教師帶領學生觀看瀝青針入度試驗多媒體數字化教材,教師提出第1 個問題,儀器設備如何操作?這是本次課的重點技能。由學生分組討論后每組學生抽取一個輪流作答,教師現場講解并演示。接下來帶領學生觀看瀝青針入度試驗標準視頻,提出第2 個問題,試驗步驟是什么?這是本次課的難點技能。由學生分組討論后每組學生抽取一個輪流作答,教師進行講解并點評指正。依據瀝青針入度試驗作業指導書提出第3 個問題,試驗結果如何整理?由教師給出一組數據請學生進行處理,教師現場指導點評。結合以上三個問題,提出第4 個問題,如何通過合作的形式完成任務?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后制定方案,教師進行點評并指導。
環節三任務實施:第一步,由教師進行操作演示,強調操作要點,實現“做中教”。第二步,由小組合作完成試驗,有助于培養學生責任意識和團隊意識,實現“做中學”。第三步,學生課堂填寫試驗報告,教師進行批改指正,有助于提高學生試驗記錄填寫的能力,培養嚴謹的工作作風。第四步,教師有針對性進行分組點評,有助于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環節四任務評價:試驗任務結束后,組織學生對實訓操作進行自評和互評,并且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分組點評。同時教師組織學生在學習平臺上進行隨堂測驗,通過學習平臺評價學生成績。這樣將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構成科學有效的評價系統。
第三階段課后提升,教師繼續利用學習平臺發布作業題,鞏固課堂所學重點,難點知識。以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提升,拓展學生視野,并為下次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在完成了本次課的教學后,對本單元教學進行了總結和反思:首先本次課在理實一體,任務驅動的設計理念指導下,以瀝青針入度試驗為任務,通過做中教,做中學,實現了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有機融合;同時從視頻,微課,學習平臺,實際操作等多個方面進行學習。最后,通過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課前自學,課中探索,課后提升,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讓學生能夠長遠發展。
本次課后,對學生在超星學習通平臺上進行瀝青針入度試驗知識點理論測試,全班平均分達到90 分以上。又對學生進行瀝青針入度試驗技能考核,全班平均分達85 分以上。實踐證明,學習效果良好。
一堂課效果的良好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設計的質量高低。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課程性質和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中盡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