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著名的數學及教育家夏自強老師強調“教師的作用在于激發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潛力。”好老師在講臺上給學生美的熏陶,藝術的享受。父母給生命基因,而教師給學生學科精神上的基因。一個導師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將來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
我國著名地圖學家、測量與地圖教育學家、西北大學原地理系主任張奠坤說:“只要用心再難的教學問題都有成功的解決方案。” 教學中有很多難點,遇到難點不能糊弄過去,要用心。“教學作為一門藝術就要給聽眾接受知識中帶來美的享受。” 青年教師要苦練教學技能,普通話、板書、畫圓畫方畫射線等等基本的教學技能要扎實。國外教授的壓力比中國大得多,如果一位教師所開設的課程選課學生數不足10 人,那么這位教師將被停課。如果連續三年被停掉課,這位教師的教師生涯就結束了。正確的教學理念應反對過分強調知識傳授,過分強調動手能力;強調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清楚動腦能力是大學生應該要著重掌握的,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而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就要研究、實踐課堂教學的藝術,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標。
1.科學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教材、教學大綱內容多,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里如何進行合理的組織,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就要認真備課。根據教學目的使課堂教學體系清楚、主次分明、銜接恰當、收散自如。
2.有效安排課堂教學。教學形式上,不能始終一個模式上課,學生會疲勞。做好理論課與實踐課、正課和副課、主講課與輔導課、漢語教學與雙語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
課堂教學主體上是通過語言這個傳媒向學生傳授知識方法。教師的語言要體現三力:說服力、感染力、說服力。要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生的學習情緒特點往往是剛開始樂觀積極的,但隨著上課時間延長、教學內容的難易學習情緒會產生波動,因此教師在教學語言上 要注意具備三感:節奏感、親近感、幽默感。教師還要謹防課堂語言病:言不達意、喃喃自語、臟話、打擺子病(口頭禪)。
教師在實施一次課堂教學前,要注意把握提問的藝術,問什么人、怎么問、問什么、什么時候問一定要事先設計好。有的老師非常注意這一點,為了調動氣氛,通過眼神就能看出來誰有疑問、誰會、誰彷徨。提問是一門教學藝術,教師要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努力踐行設題巧妙靈活、能誘發深入思考、顧及課程進程、提問選擇時機恰當、顧全全體聽課、積極鼓勵先進(小物質獎勵、表揚)。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真正的學校乃是積極思考的王國”。蘇格拉底也曾說“啟發學生的問題思維意識、強化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激發學生的辯證思維意識”。這是非常難做到的,老師要做很多的工作。老師首先要吃透教學內容,科研要做好。老師要注意平時積累,做課堂教學筆記,作為將來教學的基本素材。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圣賢對美都有過獨特的詮釋。莊子有名言“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 ;馬克思說“美是一切事物生存與發展的本質特征,社會的進步就是人類對美的追求的結晶。” ;奧古斯特·羅丹說“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美應當包括“美的本質、審美性質與審美對象”三個層面內容。美的基本類別有自然美(自然事物與自然界中的美)和社會美(社會事務的美)。美的社會形式也有二,即:科學美與藝術美。藝術美是藝術家通過藝術形象再現生活中的美,諸如繪畫、雕塑、聲樂。科學本身也存在其自身所含帶的美,它往往使我們著迷,帶給我們快感,使我們陶醉,也正因為此,有那么多科學家為之付出畢生心血探尋之求索之。在一定意義上講,科學研究之旅,往往就是尋美之旅。法國科學家彭家勒曾說“真正的科學家不是因為有用才研究自然的,他們研究自然是因為他從中得到了快樂,而他們從中得到快樂是因為它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索,生命也就不值得存在……”數學美,是因為它美在簡潔、和諧、奇異、對稱性、邏輯性。物理學、化學都展示給我們一種自然的規則美和簡潔的統一美。生物學展示給我們勃勃生機美和創造美。教師應在教學中使學生理解這種學科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南京師范大學湯國安教授曾指出青年教師中存在錯誤觀點,認為PPT 可以表達一切。他在講航空攝影的中心投影這個知識點時實施了一項教學實驗。同一個內容 3 分鐘,兩個平行班一個班用PPT 講解,一個班用板書講解。過了兩周讓學生畫出來。板書講解的班80%的學生都畫出來了,而用PPT講的班80%的學生畫不出來。這個教學實驗告訴我們,青年教師中應該強調板書意識和板書技能。板書和PPT 各有所長,板書和PPT 要靈活結合。優美的板書是扎扎實實練出來的,學生喜歡記老師板書的內容。
教資、教態是課堂教學的第二語言課堂,教學教態包括教師的手勢、表情、眼神、體態、儀表等若干方面。在教學時,教師將之恰當配合、靈活運用,便構成精妙入微的教態藝術。有時甚至能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達到師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研究也表明,教師的教態對教學語言表達起著一定的配合、修飾、補充、加深、評價等的輔助作用。在課堂中,以表情姿勢輔助說話可以使教師的表情達意更準確、更豐富更易于為學生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師應注意提高教態藝術水平。實踐表明,教師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到教學氣氛的形成和學生的情緒。所以教師講課時要注意做到情緒飽滿、精神振奮、態度端莊、和藹可親以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要謹防以下不良教姿教態,如站樁式,死板、缺乏激情。這種教態的罪魁禍首是PPT;自話式,即自說自話,目中無人,沒有聚焦。教師應當有目標的聚焦看學生;盯人式,即目光聚焦在某個人身上;騷動式,神情緊張、肢體騷動;陋習式,如飛涂抹星子、抖動等等。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思想決定行動,只有樹立正確的課堂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研究、發揮好課堂教學藝術的各個方面,才能夠使學生真正體驗到他們喜歡的課堂教學,從而達到從知識獲取到掌握科學學習方法、提升能力素質、收獲美好人生的終極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