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第五中學,江西 南昌 330100)
2019 年12 月15 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為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創造寬松的教學環境和寧靜的校園氛圍,確保教師靜心育人和潛心教書指明了方向。著名特級教師鐘善基以“負擔過重必然導致膚淺”為題,剖析了負擔過重的危害,提出了值得深究的問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升學考試重壓下,負擔過重使學生始終被動,也疲于應付。由于沒有足夠的時間消化知識,學生只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也不會認識到知識對于改變自己命運的現實意義,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被動、麻木,使學習效率低下。
學生學習的動力就是興趣,教師實施減負增效措施可以讓學生不再被題海淹沒,也能讓學生有足夠的精力以及時間培養興趣愛好。這樣,學生就會主動配合并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對開發智力以及發揮學習潛能具有重要意義,也能培養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科是一門邏輯性強又抽象的學科,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將課堂激活,增強教學效能,也是取得理想教學成果的教學方式之一。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對學生來說有重要意義,有利于讓他們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身心都得到放松,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這樣的教學與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相比效果和效率都要好很多
實施減負增效措施能夠促進學生對課本知識進行融會貫通,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感知數學知識,讓數學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內心。基于此,學生才會主動進行實踐,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實踐能力。
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來看,教師通常側重于培養學生知識掌握能力與應試能力,但是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運用減負增效的原則,主動改變學校教育以提高升學率為主的灌輸式教育模式,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因材施教,確保學生的個性發展。
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索質,尤其在業務上要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緊跟時代潮流。教師要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優秀的心理品格和道德風貌感染學生,主動接近學生,讓學生覺得教師可親、可敬,從而形成“親其師、信其道、學其理”的氛圍。在具備這些的前提下,教師才能時時刻刻想學生之所想、想學生之所惑、想學生之所錯、想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樂,從而不斷探索優質和諧教學,實現輕負優質教學的目的。
構建數學智慧課堂,需要教師依據書本教材、學生認知、個性特點等設計合適的導學案,從而引導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嘗試教學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時有著想要嘗試的心理,嘗試能自主進行創造,感受創造成功的樂趣。而導學案則為學生提供了充分進行自主嘗試的機會。同時,課前數學教師可以依據上節課導學案的反饋,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備課,從而構建針對性的數學課堂。
例如,在初中數學知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導學案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畫三角圖、實驗對比和理論研究。在自主畫圖過程中,學生得出:“兩角和它們的央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數學概念。此時,教師引出:“兩角及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會全等嗎?”數學問題,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有的回答“能”,有的回答“不能”,再出現不同答案時,教師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學生很快就明白了錯誤的原因,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數學含義。
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教學易使學生感到單調枯燥,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實施分層課堂作業教學增加教學趣味性,要根據初中數學教學特點、學生接受能力和教學目的,合理優化作業內容,增強作業內容的趣味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將抽象化數學知識與趣味性的作業內容相結合,使學生在趣味性的作業練習中激發學習數學的熱情,進而強化數學學習效果。
例如,在“勾股定理”一課的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組織開展課外活動,如要求學生探究中外歷史中數學名人關于勾股定理的軼事,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認識到學好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科學、正面的評價,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激活學生思維,有助于提升其學習效率。在開展分層課堂作業教學時,要想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溝通,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要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積極的學習評價,幫助其建立學習信心,激發其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生完成三元一次方程組2x-y+5z=6,,5x+3y-2z=4,x+7y-3z=7 的作業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解答情況給予積極正面的評價。如果有些學生結果算錯了,但解題過程清晰,教師可從這兩方面入手進行客觀評價,給予鼓勵,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后續的學習中。
初中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減負增效教學原則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優勢,努力在教學實踐中優化課堂結構,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拓展教學以開闊學生眼界,為學生提供更多鍛煉的機會,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