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窄嶺中學,河北 承德 068350)
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是以生活中典型化的實踐活動為例子,讓學生思考分析,結合教材中的理論觀點內化為實際體驗,從而塑造高尚的品格,理性的法制觀念。因此,教師在設計案例時要立足于學生的現實生活,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要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案例是為教學服務的,所以案例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取材于生活,具有真實性和說服力,寓理于例之中,寓德于例之中,寓法于例之中,因此在使用案例時,要巧設問題,用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意識,這樣才能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通過案例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以案例為載體,對相關問題進行交流與反思,充分發揮課堂主體地位。
但是,教材中預設的眾多案例如何高效利用是對教師的嚴峻考驗,教師應發揮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職責。所以,教師需要將教材案例合理安排使用,不能面面俱到。例如,在講授九年級上第五課《延:伸文化血脈》一課時,如果按照教材的要求對案例逐一分析講解,一節課只能完成一半教學任務,所以我淘汰了教材的案例,從網絡上選了-段外國人說唱中國的歌曲《This is China》,利用歌詞中涉及的豐富多彩的節日、悠久的歷史古跡、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等,通過這些畫面的展示,學生直觀欣賞,了解到文化的特點、內容、作用、意義,并且通過外國人對中華文化的贊賞與認同的觀點中榮升作為中國人擁有燦爛的文化而自豪的文化自信,從而更加珍視中華文化,以及文化中蘊含的美德。
精選教學案例是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重中之重,能否選擇適宜的案例很大程度決定了課堂教學效率。客觀上說只有典型性、真實性的案例,才能真正發揮案例教學法的魅力,啟迪學生,引導學生深層次的思考。基于此,教師應遵循“取自生活、現實”的原則選擇案例,避免自行虛構事實或者主觀臆想。假設教師所選擇的案例是不真實的,那么不僅不利于案例教學法發揮其應有作用,相反的還會導致學生逆反情緒。而真實的案例不僅能夠直觀的啟迪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更為重要的是其具有強化學生認識的作用。教師只有保證所引入的案例是真實的,才能讓學生認真對待案例,并主動參與問題探究,以負責的方式解決問題。基于此,為了促進師生互動探究,在《道德與法治》整個案例教學法中應該堅持兩大原則選擇案例:(1)典型性(2)真實性。比如在關于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的教學工作時,教師可選取網絡上報道的真實存在的虐童事件或者相關報道作為教學案例。此類案例不僅與未成年人成長有關,且發生于現實生活之中,在教師指導與分析下,學生會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未成年保護有關的內容,主動參與本課的學習與探究。此外,建議教師在實際開展相關教學工作中應結合實際案例的內容設計諸如“如何維護未成年人權益”、“社會上為什么頻頻發生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問題”、“我國為什么關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等問題。結合案例,讓學生思考并回答這些問題,在理解本門知識點的同時,學會運用法律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在進行案例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使用的案例都已過時,跟不上時代發展,讓學生缺乏代入感與真實感,其教學作用自然大打折扣。由此可見,教師應該多接觸學生的世界,去了解當下的社會熱點,再將其經過相應編輯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讓學生在案例中感受其真實客觀性,是實實在在的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能極大的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例如,許多教師在教學《做意志堅強的人》這一課時,常常運用復旦大學投毒案來告誡學生要具有堅強的意志,但這種案例其實早已過時,學生缺乏代入感,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武漢火車站殺人、保姆縱火案等事件,這些事件都是最新的社會熱點,學生接受了鋪天蓋地新聞的洗禮,教師在帶入知識點進行講解時,也更容易讓學生接受,案例教學效率自然會得到提高。
初中學生心理尚不成熟,對于許多事物只能抱有一個模糊的看法,很容易被一些事情給誤導,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共同去引導學生,帶領學生走入正確的人生道路。因此,教師在進行案例教學時,要注意選擇案例的尺度與分寸,少給學生展示負面案例,而是給學生講解正面案例,讓學生在正面案例中感受到到正能量的傳播,激發學生的“善",給學生樹立正確榜樣,讓學生多接觸生活中善良、溫柔的一面,促進學生自身思想與道德品質的良好發展。
教學《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時,教師給學生講解了一些偷盜、不良商家等負面案例,給學生敲響警鐘。發現有學生發出了“這個社會怎么這樣,太陰暗了。”的感嘆。由此我開始反思自我,負面案例雖然具有更強的威懾作用,但對于初中學生太過于殘酷與陰暗,初中學生對事物的判斷與分析能力不足,思考問題也比較簡單與偏激,向學生展示太多社會的不好之處,很容易讓學生對社會、國家產生失望的情緒,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根據這次反思結果,開始改變課堂中案例教學方式,在不拋棄負面案例的基礎上,以更多正面案例進行課堂案例的重點來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一些見義勇為、樂于慈善、愛國英雄等,讓學生吸收正能量的精神輸出,學習榜樣人物的優秀品質,塑造學生真善美”的道德精神,幫助學生樹立人生觀、世界觀、道德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