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實驗初中,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十分重要,學生在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習中都離不開思維能力的支持。物理學科是一門科學性學科,思維能力是影響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開發與培養,是初中物理教師的重要責任,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只有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思維能力,才能對物理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更容易透過物理現象發現其中的原理,從而對抽象的物理知識產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夠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促進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初中物理屬于一門自然學科,很多物理知識都是比較抽象和復雜的,如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等,然而學生的思維還不成熟,還無法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維。所以,在物理學習中必然會遇到很大困難,直至喪失學習物理的熱情。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運用,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借助圖片、視頻、動畫的形式,將知識化抽象為直觀形象,引導學生進行直觀地認知,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形象,建立形象思維,這樣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提高教學效率[1]。例如,在講解“分子熱運動”知識時,對于微觀世界的事物,依靠對物理概念的枯燥講解難以讓學生對分子產生明確認識,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多媒體課件,清晰呈現出顯微鏡下分子的存在方式和運動形式,引入生活中的事例,如“在身上噴灑香水”等,這樣可以降低理解物理知識的難度,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并且可以對學生的形象思維進行培養。
聚合思維就是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解決一個問題,發散思維則是針對一個物理現象進行多角度思考,運用個性化、創新性的方式解決。聚合思維與發散思維緊密聯系,都是學生應該具備的思維能力[2]。在初中物理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消除思維定式,要懂得靈活變通,在研究物理現象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進行思維模式的轉化,引導學生在自主思考探究的過程中鍛煉和提升思維能力,在解答物理題目的時候做到游刃有余,輕松應對。例如,在教學有關“質量”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問:“一千克鐵與一千克紙哪個更重一些?”很多學生由于存在定式思維,按照生活經驗,會認為一千克鐵更重。此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仔細閱讀題目中的條件,對這一問題進行多角度思考,比較不同的思考結果,這樣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也促進了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
學生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一定要懂得靈活變通,除了一般的正向思考以外,還應該學會換個角度,從反方向分析。很多時候通過運用逆向思維能力能夠更快地解答問題。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多對學生的逆向思維進行引導,當發現學生對某個物理問題一籌莫展的時候,不妨引導學生進行逆向思維,從問題入手進行推理研究,這樣很可能找到解題思路,更高效地解決問題。例如,在“合力與分力”內容的教學中,教師一般就是為學生講述什么是合力,什么是分力,實際上也可以引導學生分析什么是分力,然后再對合力知識進行研究,這樣能夠將這兩部分知識做到融會貫通,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同理,對于“磁生電、電生磁”也是逆向思考的運用,教師要啟發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思考,在教學中滲透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該注重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多地反思分析,積極構建適合自己的學習模式,建立物理知識系統。其中,歸納與演繹思維是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思維能力。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們總結所學的各種知識,將分散的知識整合到知識網絡中,并且要研究知識之間的構成規律,把握其中的聯系,善于總結和發現,研究符合自己學習規律的途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3]。例如,力學知識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大重點,學生應該對彈力、重力、摩擦力、浮力等相關知識進行系統的歸納綜合,從而對力學產生更為全面深刻的認識。分析比較各種類型力的作用方向,從而真正把握這一重要的知識模塊,促進物理成績取得顯著進步。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需要從不同方面入手,教師需要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踐教學中不斷創新,更多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思考,針對問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探究,挖掘思維潛力,從而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物理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