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田畈街鎮中學,江西 上饒 333105)
引言:時代在不斷進步和發展,素質教育改革也逐漸全面實行,教育部門秉承著對學生們德、智、體、美、勞、音等全面發展的基本原則,對其進行有效的互動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升級自身的教育教學手段,明確教學任務和目標,提升孩子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和他們的音樂素養,促進其向更加良好的方向發展。
音樂是初中素質教育課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門素質教育學科,其主要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音樂感知力和音樂素養。根據現階段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現狀來講,有很多的音樂老師由于受到以往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在音樂課堂上常常以自問自答、自講自演的形式,對同學們進行音樂知識的講解和傳授,直接忽略了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互動交流的教學過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效率和同學們的學習效果[1]。為了改善這一不利的教學現狀,初中音樂教師需要轉變這種不良教學態、改進教學模式,在音樂課堂上盡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培養其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除此之外,在實際的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結合教材中的重點音樂知識,以及同學們的實際掌握能力,把握好課堂教學時機,充分利用互動教學模式對同學們進行有效的教學講解。老師可以通過有趣的師生互動環節,帶動孩子們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提升課堂教育效果。除此之外,音樂老師還要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同學,不歧視、不挖苦那些音樂天賦較低、課堂表現不活躍的孩子們,通過師生互動充分帶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轉變他們對音樂的學習態度,促進其全面發展提高。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首先要明確每節課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合理地對課堂時間進行規劃,并且結合同學們的實際學習能力以及每節課程的難易程度,把握恰當的互動時機,營造出更加輕松愉快的音樂學習氛圍,避免孩子們對乏味枯燥的課堂教學氛圍產生厭倦而降低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2]。在學習新的音樂歌曲時,首先要引導孩子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感受一下歌曲原文,深入了解其中的基本內容,音樂教師可以在孩子們深入了解歌曲的內容之后,及時進行師生互動詢問孩子們,該首歌曲主要寫了什么,唱出來的效果和表達的音樂情感分別是什么。合理把握互動教學時機,能夠更好地促進同學們的學習音樂知識,實現師生互動教學的高效性,使孩子們能夠以更加良好的學習狀態學習音樂知識。
在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發展以及國家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的時代背景下,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學校在教學時已經融入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并且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將相關的音樂知識和歌曲音律傳遞給同學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從教者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設備,結合音樂教材中的相關教學內容,實現互動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比如在學習一些貼近生活的歌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向同學們展示生活常見的一些現象,使孩子們身臨其境,感受音樂知識的力量與魅力,懂得其重要性,引導他們熱愛生活、增強自身音樂素養。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音樂課堂互動教學形式,有效增強師生間的感情交流,優化音樂課堂的實際教學效果,使同學們對所學音律和文化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結合初中音樂教材中的歌曲內容創設相關教學情景,能夠更好地實現師生互動交流,由于初中階段的孩子們正處于天真爛漫、內心活潑、好奇心強烈的青少年時期,對有趣的事物充滿熱情,從教者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這一性格特點,根據教材中的相關音樂知識內容,融合相關的情景問題,進行互動教學,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溝通和交流,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果[3]。比如在學習一些內容豐富較為有趣的歌曲時,教師可以借助相關教學情景導入,集中孩子們的課堂注意力,從根本上提高音樂教學效果。總之,設置的情景內容要涵蓋課程將要學習的知識點,繼而使老師與同學進行互動共同,培養他們的音樂思維和情感。這樣的互動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們的課堂學習樂趣,還能收獲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音樂是一門貼近生活的藝術,能夠為聽者帶來快樂和享受,同時它也是初中階段一門重要的素質教育學科。通過對孩子們音樂的教學,可以培養他們的音樂音樂情感,有助于其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從教者需要結合自己已有的教學經驗,利用有效的的互動教學方法培養和激發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從根本上提高音樂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