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斌
(甘肅畜牧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武威 733006)
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要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要以農民期盼與需求作為努力方向,要帶著感情、熱情以及激情。鄉村振興不是坐享其成,而是艱苦奮斗,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畜牧獸醫專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既能夠實現鄉村振興中的人才振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現代畜牧獸醫專業人才服務鄉村與建設農村;同時也能夠實現產業振興,促使當地農民依據區域地理特征與經濟形勢,走綠色興農道路,以特色產業實現產業興旺,讓農民錢袋子更鼓,讓人民菜籃子更綠。
(一)有利于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強化專業認同,進行更好地擇業與就業。由于就業環境、發展前景以及薪金待遇等現實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傳統觀念的影響,現階段下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在擇業觀方面普遍存在誤區,大多數學生希望跳出農門,畢業之后不愿服務農村、建設農村、發展農村,而是愿意留在城市進行職業發展,在三農工作中普遍存在“人才天花板”現象。大國“三農”情懷培養是一種職業情感培養,能夠幫助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扭轉其擇業偏見,激發服務“三農”的意愿,意識到當下畜牧獸醫職業在三農工作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進而將職業發展夢想主動融入鄉村振興之中,自愿服務基層、扎根農村。由于畜牧獸醫專業的特殊性,需要深入到諸如獸醫診療單位、獸藥廠等生產風險高的企業中,此外受到工資待遇較差、社會認可度不強等因素的干擾,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大學生在學校學習中容易出現學習動力不足、就業前景迷茫等現象,體現出其思想穩定性較差。培養大國三農情懷,能夠讓學生意識到畜牧獸醫專業與返鄉就業的重要價值,增加對專業認同和情感依賴,為施展個人才華與扎根鄉土提供價值支撐及理念支持,“在希望的田野上”堅定久久為功的理想信念,進而勤奮學習、實現個人理想。
(二)有利于書寫我國新農村建設新篇章,助力鄉村振興。從現實角度而言,培養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大國“三農”情懷,是從思想與意識維度出發強化其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愛農思想,既能夠讓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實現學有所長、學以致用,同時也能夠讓高素質、高技能農業人才積極投身于新農村建設,為服務“三農”給予人才優勢資源,充實所需人力資本。在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與發展國內經濟的歷史交匯期,畜牧獸醫專業學生不僅要有扎實與專業的崗位能力,同時也要了解時事具有國際視野,努力做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關系到國計民生,大國“三農”情懷是做好“三農”工作的思想指南。培養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的大國“三農”情懷,能讓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就業需求與鄉村發展需求進行“零距離”對接,同時也能夠讓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帶著專業知識和高端科技服務農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翻越“雪山”、“草地”,下贏鄉村振興這盤大棋。
(一)畜牧獸醫專業課程專業性較強。培養學生大國“三農”情懷,能夠促使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鄉村是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施展才華的平臺,畜牧獸醫專業性質要求其專業學生厚植大國三農情懷,不斷豐富“三農”實踐經驗,實現高校至農村人才有序流動。然而,由于現實種種因素,高職畜牧獸醫專業課程與實踐育人體系專業性較強,較少涉及三農工作相關的理論與實踐,一定程度阻滯了大國“三農”情懷的形成與培養。一方面,當下畜牧獸醫專業課程設置存在“偏技能訓練、輕職業素養”的現象,大多數高職院校畜牧獸醫專業課程主要集中于飼料配制與質量分析、畜禽飼養管理、動物臨床診療等具有針對性與實用性的專業基礎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對于三農工作的理論與實踐內容涉及較少,無法結合三農情懷開展教學活動。長此以往,容易致使其鄉村就業意愿不強烈,無法準確認知對農村、農業、農民發展概況。
(二)農村實踐基地與三農主題校內活動相對缺乏。畜牧獸醫專業學生下到基層服務農村,是其實現自身價值的有效路徑,也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三農”是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應當帶著情懷做“三農”。大國“三農”情懷的培養不應當只停留在口號上,還應當使培養工作變得生活化與具體化,在“雙手沾滿泥土”的實踐中深入田間地頭與農民拉家常。然而,當下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的定點校外實習基地多為縣城或大城市的畜牧局、動物醫院、飼料公司等企業,與院校合作的農村實踐基地相對較少,同時其校內實踐活動也大多為專業技能與理論層面,這樣一來,容易致使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形成就業理念偏差,無法較好適應農村職業發展。
(一)發揮第一課堂效用,構建集合職業能力與素養為一體的大國三農情懷培養課程體系。新型農業技術人才,重點體現于“愛農業、懂技術、善管理”,致力成為三農工作的行家里手。因此,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大國“三農”情懷的培養,要在確保學生專業素養與技能得到提升的基礎上,以理論教育與實踐教學落實大國“三農情懷”,讓學生掌握與豐富三農專業知識與實踐經驗,形成以“姓農”為傲、以“為農”為本、以“務農”為實的大國“三農”情懷,讓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筑牢家國意識、厚植愛農情感。要將公共課與專業技能課程中融合三農情懷教育理念,公共課與專業技能課程是提升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思想高度與深度的重要課程,在課程思政理念背景下,每一門課程都具有道德熏陶與行為養成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各科教師應當積極尋找自身課程與三農情懷培養的契合點,在課堂之中宣講三農知識與愛國情,引導畜牧獸醫專業學生關注農業、關心農民、關注農業發展信息,做一個具有三農情懷的現代畜牧獸醫專業人才。在高職思政教育中,可以將與三農知識、理論以及技能相關的文章、視頻與課程主題進行有效結合,讓畜牧獸醫專業學生能夠真實了解農村基層情況以及服務農村建設的重要性,實現從農村農業的凝望者到鄉村振興的建設者身份的轉變。
(二) 豐富“第二課堂”,開展相關主題社會與校內實踐活動。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應當在實實在在的實踐活動,在感情上貼近農民,筑牢愛農情懷,為農業發展干實事。一方面,要探索與三農工作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高職院校可通過讓學生下鄉考察為農服務、開展三農情懷社會暑期活動、主動進村入社等實踐活動,促使產、學、研相結合,豐富“三農”實踐經驗,讓大國“三農”情懷變成現實的物質成果。高職學校可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讓畜牧獸醫專業學生深入農村調研指導,用情、用心、用力做好三農工作,帶著情懷做“三農”。高職院校可定期組織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相繼走訪鄉村養殖企業,掌握關于農業以及農村知識,培育并提升鄉土情懷,強化心系農業意識。另一方面,也要牢牢抓緊學校文化活動這一重點平臺,要注重校園文化環境的熏陶作用,要定期為畜牧獸醫專業學生舉辦大國三農情懷的講座報告,對接三農發展前沿開展相關的技能競賽與知識競賽,促使其自覺主動沉到農村,學習服務“三農”的本領,將農業、農村、農民放在心中,促進工匠精神人才培養。以三農思想為學術論題,鼓勵畜牧獸醫專業學生在學深悟透“三農”思想的基礎上進行學術活動,進而化思想為行動,主動適應鄉村發展需要。
總之,鄉村蘊藏著巨大人才需求,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大學生大國“三農”情懷培養,是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進程的現實之需,也是畜牧獸醫專業大學生返鄉就業的價值支撐。因此,應當注重大國三農情懷的培養,促使高職畜牧獸醫專業大學生關注支持家鄉發展,幫助農民定方向、理思路、解困惑,服務當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