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余仙
(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廣東 湛江 524000)
建設公共檔案館是現代檔案館的發展趨勢,而我國各地檔案館建設與國外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有些數字化進程較慢,的有些館藏資源開發力度不足,有些網站信息服務功能較弱,使得各地檔案館尚未發展成為具有公共性、大眾性特征的公共檔案館。相反,國外公共檔案館的建設和發展起步較早,對公共資源的開發利用比較全面,其休閑利用服務功能相對比較完善,我國檔案館的發展可以向國外先進檔案行業學習,借鑒其成功的事例。
國外較為注重發揮檔案館的公共服務功能,認為公共檔案館就是為對公眾開放的,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檔案館,并致力于將公共檔案館打造成為集休閑、舒適、教育為一體的公共服務場所。在利用服務方面,國外公共檔案館將各自館藏資源開發成具有時代氣息的文化產品;公眾群體可以申請利用館藏的檔案資源開展各種歷史化裝舞會、詩歌朗誦等活動,國外公共檔案館的信息化服務功能也非常強大,基本實現了資源信息共享,位于首都渥太華的國家圖書檔案館與哈利法克斯、溫尼伯和溫哥華三地建立數字信息資源共享,在這幾個地區都可以實時查找利用其館內大部分的館藏資源。這些案例都體現出國外已經將以往的主觀提供利用服務模式轉變為公眾主動參與獲取信息的公共服務模式。
筆者認為公共檔案館就是在收集整理開發各種社會生產活動或集體活動中所產生的,與社會公眾息息相關的,且為大眾群體所關心,迫切想要了解的檔案信息資源,并向大眾開放、提供相應的利用服務的場所。我國檔案館大多都將館存檔案整理編研,開發出各種形式的編研產品,例如建立檔案館的微信公眾號,定制出版各種學術刊物,大力宣傳發表各地各級檔案館的先進改革案例、聯合其他博物館、圖書館一起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歷史文物展覽等,大多都是宣傳、講解相關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和檔案專業方面的規章制度,還未真正了解大眾的需求,未能和公眾形成良好的互動,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檔案館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國檔案館現今處于數字化全面發展時期,但是鑒于各地檔案館數字化進程不一致,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字網絡信息庫。在加速各自館藏資源數字化進程的過程中,筆者認為要實現檔案館模式轉變,首要的任務就是豐富自己的館藏資源,才能為后期的利用服務提供有力的物質基礎。但是館藏資源的收集內容必須與之前有所區別,要以人為核心,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收集相對應的檔案信息資源。例如面對職業群眾,我們可以收集整理各行業的成功人士的案例,為職場中的公眾群體提供一個學習借鑒的平臺;個人藝術照、全家福照及婚禮視頻、兒童成長視頻等照片數據和視頻數據信息,可以將其留存作為家族檔案等。將公眾的需求通過分類整理,建立相應的目錄儲存在信息庫內,既能充實檔案館自身館藏資源,也可以作為檔案館的一大特色,提供有償的利用服務,可以為檔案館創造經濟效益,也有助于檔案館的可持續發展。
當然在數字信息時代,大量的電子信息數據爆發,使得電子檔案的收集工作達到了空前的挑戰。為了更好地適應這一變化,有專家學者提出——人工智能技術,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檔案管理中,可實現電子檔案的智能收集、鑒定、信息檢索、提供咨詢服務和文獻解讀等。這一做法不僅減輕了檔案工作者收集、鑒定檔案的壓力,也彌補了專業人才的空缺,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這也只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我們不僅要完善網站板塊信息,豐富板塊的內容,還要結合更多的媒體形式將公眾所需要的信息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展現出來才能引起公眾群體的關注。筆者認為,檔案信息化建設不應與其他社會公眾媒體隔絕,而應該借助其他媒體的社會影響力來提升檔案的公眾影響力。就建立微信公眾號這一事例來說,各地各級檔案館的微信公眾號五花八門,但是影響力度還不夠,據相關數據顯示:大多公眾號一周的發文量在3 到5 篇左右,每周累計閱讀量在幾百至幾千人次不等,各個公眾號的微信傳播指數浮動較大,很不穩定。以“檔案春秋”為例,此公眾號一周發文量為兩篇左右內容較為新穎,圖文結合,排版清晰,是眾多檔案公眾號中較為成功的一個案例。但其傳播指數排名第一時累計一周的閱讀量僅為15809 人次,一周發文量只有兩篇,遠遠不及一個普通公眾號一天的發文量和閱讀量。而其他個別公眾號,普遍內容較為枯燥,純文本篇幅過長,排版簡單,有些鏈接打不開或為死鏈接,很難引起大眾的閱讀興趣。
如果說前面兩項是建設公共檔案館的軟件設施,那么檔案館的建筑結構改造就是硬件設施,要將其打造成為大眾的、休閑的利用服務場所才能適應檔案館的發展趨勢。檔案館的內部環境可以根據不同的群體而適時變化,主要以休閑、舒適、放松為主體元素,有明顯的區域劃分,其建筑結構設置除了可以融入自身地域文化特點之外,還要注重人文關懷,國外公共檔案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在建設公共檔案館的過程中,我們要以利用者為出發點,要以公眾需求為切入點來收集檔案,并通過與其他社會群體之間的合作來加強、完善檔案信息建設,提升檔案自身的影響力。我們需要以人文關懷為中心,滿足公眾的需求才可能讓廣大群眾主動參與進來,這就要求我們要切實地為公眾解決基本問題,才能調動公眾的積極性,才能和他們形成良好的互動,才能使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公共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