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玉
(國網浙江建德市供電有限公司,浙江 建德 311600)
智能的概念即為人性化操作,通俗言之為將一事物通過科學技術的植入轉變為像人一樣有思維般操作運行。智能變電站以站內一二次設備的智能化為基礎,運行監測的智能化為依托,具有安全可靠,經濟環保,信息交互、運行高效的特點,具備將基礎設備的保護測控智能化、安全運行的預警預報化、短板環節的自動識別化等特質。
智能變電站是新時期我國電網工程建設發展的重要體現,實現了變電站設備的智能化控制,并且有著低碳環保、過程監測的先進技術優勢,大大推動了我國電力企業發展。而運維管理是智能變電站運行過程中重要的工作開展內容,直接關系到了智能變電站的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隨著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工作的不斷發展,系統化管理已經成為了當前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發展的重要方向。首先,通過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能夠提升運維管理實效性。運維管理作為智能變電站運行過程的重要工作組成部分,運維管理的實效性和質量直接關系到了智能變電站功能發揮。而通過運維系統化管理的落實,能夠有效對運維流程進行優化,提升運維管理的質量,為用戶的用電穩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其次,通過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能夠延長智能變電站的使用周期。智能變電站運行過程中隨著使用消耗與磨損,會導致智能變電站的使用周期。
智能變電站在運行的過程之中,變壓器特別容易發生故障問題,變壓器電路與接地裝置出現較大故障,會嚴重影響智能變電站的可靠運行,如果出現電路短路現象,變壓器電流快速增大,其溫度迅速升高,變壓器直接被燒壞,變壓器質量不達標,例如,其內部的中線繞組繞鐵芯過于松懈,線圈位置沒有得到良好固定,出現較大偏離,經常出現電路短路現象,變壓器出現較大故障,另外,變壓器溫度過高,也會影響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工作順利開展,變壓器溫度過高的原因如下:變壓器內部鐵芯接地位置不準確,如果變壓器的鐵芯接地位置位于大量的電纜線間,受周圍磁場干擾,鐵芯溫度不斷提升,變壓器溫度變高,無法穩定工作,線路回路出現故障,電纜在輸電過程當中,如果發生燃線事故,會燒毀大量的線路,電路電阻瞬間增大,變壓器運行安全性下降。
智能變電站主動式運維分析體系。通過分析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過程中出現的故障和問題,制定對策,建立標準化的操作控制流程,實現變電站運維智能防誤技術規范化,提升運維工作的智能化水平。通過綜合防誤策略和綜合防誤軟件 模塊,實現對現場運維工作的正向干預。借助變電站一體化業務平臺,主動式運維 分析體系可以全面覆蓋變電站現場運維、檢修工作流程中的防誤閉鎖需求。
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運維防誤策略。借鑒五防系統和順控系統的協調配合邏輯,在軟件層面有針對性的建立二次設備防誤操作隔離措施,針對各類單裝置的操作需求,分別研究其合理、合規的順序操作防誤策略。面向單一繼電保護裝置的功能配置、定值(區)整定、軟壓板投/退;針對存在雙重化布局的裝置的操作需求,分別研究兩套裝置配合整定工作中的協調一致;對智能站運維檢修工作過程中涉及多裝置配合關系間操作順序防誤問題,對應典型的操作案例,建立面向多個繼電保護設備間復雜順序操作過程的配合邏輯防誤策略合規防誤策略;對變電站一次設備投運、檢修工作需求,結合一、二次設備在線狀態,研究面向智能變電站。
建立規范化運維工作開展要求,保證智能變電站運維工作的安全性。在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發展中,安全原則的落實是推動運維系統化管理發展的必然途徑,更是運 維工作科學化發展的必要舉措。在進行運維系統化管理開展時,就要對運維工作流程進行規范,落實安全規章制度,保證運維工作開展的科學性,避免運維工作開展中存在安全隱患甚至造成智能變電站運維安全事故的發生,給運維系統化發展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落實培訓計劃,強化運維管理人員的運維管理能力和意識。對運維管理人員綜合管理能力的強化與提升是電力企業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發展的必然途徑。因此,在進行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發展中,電力企業就必須建立培訓機制,強制要求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人員參與到培訓中來,對管理人員的運維管理能力以及運維工作開展的安全意識進行全面強化,并結合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內容,對運維管理人員進行運維系統化管理能力的強化,為電力企業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發展奠定基礎,為智能變電站的功能發揮提供保證,推動電力企業發展。
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情況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加強對變電站運行維護的管理水平對于電力系統的管理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IEC61850 標準,利用計算機的預先設定原則,可以加強對變電站日常的處理和維護等工作的整體質效,進而為我國電網建設帶來更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