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征
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桐柏縣供電公司 河南 桐柏 474750
按照省公司《居民集抄維護管理標準》規定,集抄單個臺區數據采集完整率不能低于98%,我們公司目前已形成了508 個臺區近8 萬7 千戶的規模,截止2017 年4 月綜合數據采集完整率維持在97%水平,未能達到規定標準,剩余4%表計仍需人員現場補抄,費時費力,既增加了勞動量還造成線損的不準確,嚴重影響電采系統應用。
經過實地排查原因,并與其他單位以及與廠家交流,同時參照省公司《居民集抄維護管理標準》規定,決定將臺區集抄數據完整率提高至98%以上。一是從設備、材料方面入手,發現目前在用的集中器和載波表計模塊廠家有兩種:東軟和力合微,調查抄表失敗用戶表計使用模塊規約與集中器存在不一致的情況,集中器與載波表計規約不匹配真實存在,針對這個問題,解決方法是將規約不匹配的表計進行統計記錄,臺區之間進行小范圍調整,個別調整不開的由廠家發貨更換模塊,最終達到每個臺區總集中器和用戶表計載波模塊規約完全一致。二是表計更換過程中信息登記和錄入存在個別錯誤現象,使后臺指令與現場信息不對應出現無響應抄表失敗,解決方法是責任到人,建立信息錯誤追責制度,提高人員的責任心。三是個別臺區供電半徑遠,線路末端表計抄表成功率低,針對這種情況從解決載波信號強度入手,通過增加設備提高抄表成功率。
圍繞臺區集抄抄表數據完整率低的思路和方法,逐項落實解決,實地處理集中器與載波表計規約不匹配現象,及時更新換表信息、確保信息統計錄入準確,對表計距離集中器遠、信號衰減現象積極溝通廠家,增加技術措施提高抄表數據完整率:
1)經過與廠家技術人員進行溝通,更換規約不一致的載波表計,使整個臺區全部統一品牌模塊。實現載波表計與集中器通訊模塊規約一致,保證一次抄表成功率100%。
2)制訂《居民集抄管理標準》,明確專人負責更新換表信息,對信息統計錯誤導致抄表失敗的,每出現一條按照錯誤率進行處罰,切實提高人員的責任心,要求換表后一個工作日內檢查換表用戶的通訊是否正常,及時更新每天換表用戶信息保證換表用戶通訊準確無誤,從而實現換表用戶信息正確率100%,保證換表用戶一次抄表成功率100%。
3)與廠家溝通,安裝信號放大器,對末端超距用戶進行信號增強,采用技術手段增大信號保證超距用戶正常抄表。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我們公司現在臺區數據采集完整率達到99%,遠遠高于省公司要求標準。并將居民集抄抄表維護方法建立《居民集抄系統標準化作業指導書》,推廣至其他集抄臺區,在優化中觀察設備運行狀況,在運行中不斷發現問題并提出合理建議,為設備穩定運行及后期進一步功能拓展提供數據支撐。各單位按照制訂的《居民集抄管理標準》,明確專人負責更新換表信息,并與換表后要求工作日內檢查換表用戶的通訊是否正常。保證每月抄表日前集抄系統信息與MIS 系統(用戶名稱、戶號、電表編號、表箱號)之間與現場實際信息保持對應一致。要進一步加強培訓,提高農電人員對系統功能使用的熟悉度,使抄表方法及查詢條件更多元化,更方便快捷更使用,更適合我們的管理需求。
通過對集抄臺區抄表數據完整率影響因素的探索,優化和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們的低壓抄表難、使用集抄又難以維護的弊病。居民集抄系統的成功應用,進一步實現了抄表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在成倍的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必將對供電企業電能計量和線損管理工作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居民集抄抄表模式的建立將會改寫低壓電能表手工抄表的歷史,也為營銷抄表工作實現現代化管理樹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全面建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可以實現對所有電力用戶和關口的全面覆蓋,實現計量裝置在線監測和用戶負荷、電量、電壓等重要信息的實時采集,及時、完整、準確地為有關系統提供基礎數據,為企業經營管理各環節的分析、決策提供支撐,為實現智能雙向互動服務提供信息基礎。
為了提高公司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應用水平,提高采集覆蓋率,根據省、市公司的統一部署,公司通過對智能表及各類采集設備的改造及推廣應用,運用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對電力負荷進行監控、管理,逐步實現用電信息的自動采集、負荷控制、防竊電、低壓集抄等功能。
建設任務明確的同時,部門人員先后接受電采基礎知識、采集標準作業流程等相關培訓,電采系統管理員參加新電采系統整體介紹及操作培訓,理論水平得到提升。對于表計改造過程中的安全及優質服務問題,部門人員進行了探討,制定了《表計輪換信息統計表》和換表通知書,規避換表過程中的風險。
針對建設中的技術規范及要求,由計量中心制定《2017 年智能表推廣及采集系統建設工作技術規范》,詳細規定專變、公變、集抄臺區等建設工作的技術要求、施工規范,同時,將建設任務細化到各供電所、各臺區。各類物資到貨后,及時組織發放,施工單位按計劃進行安裝建設,努力做到安裝一戶、調試一戶、采集成功一戶,穩步提高用電信息采集的覆蓋率。
通過加快表計技術改造步伐,大幅提高電采覆蓋率,公司可減少每月抄表時的車輛及人工費用,降低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可在降低中低壓配電網損耗,及時發現非正常用電情況,為杜絕偷漏電及竊電行為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手段,使綜合線損率得以降低,為公司增加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