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江西 贛州 341700)
小學高段數學教學方法創新實踐研究,能促使教師從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揭示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途徑和方法,改變以往陳舊的課堂教學方法,從而引起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這對于提高課改的實效性、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以及促進學校發展都具有很高的實踐意義。
當教研資源無法滿足教學需求時,當偏遠山區學校無法走出去和引進來時,只能孤軍奮戰。當這些現實問題擺在面前時,應該如何辦?面對這些切實的問題,必須發揮網絡的力量,建立一個開放、互動的教學平臺,滿足學生教學、自身發展的需求,形成網絡教研活動。下面本文就以高段數學和網絡教研這兩個關鍵詞為基點,對文章主題進行具體闡述。
歷經多年的發展,在明確了網絡教研這一新型教研方式之后,小學高段數學教學力求創新形式,圍繞教學、專業培訓、課題研究等開展教研,以全面把握網絡教研這一活動,如此不僅提高了教師自主意識,也在學習中摸索出了網絡教研新形式。第一,網絡備課:在教師論壇中上傳小學高段數學內容,開始集體備課,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教師都積極參與其中,凝結智慧,完善備課方案。價值體現一:網絡備課在農村學校的應用發揮了重要價值,防止了低水平的重復研究,還得到了專家、名師的指導。價值體現二:網絡教研備課凸顯了教研過程,通過小組教師在論壇發表,結合自身的教學進行深入反思,并努力完善,這一過程引發了教師的深入思考。在網絡教研中,提倡教師將自身的感悟和隨筆以報告的形式發放出來,大力鼓舞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并與網絡伙伴展開交流。小學高段數學網絡教研,匯集了各地區的優秀教師,為教師的深入學習提供了專業指導,帶動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和所有新興事物一樣,網絡教研也歷經了長期艱難的過程。具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探索階段;第二,新模式推廣階段;第三全面覆蓋階段。從第一個下海吃螃蟹的人開始,帶動數十人、在QQ群交流逐漸發展到通過直播方式開展教研活動,從最初的話題分享到現在的普及推廣。小學高段數學網絡教研為新形勢下的教研開拓了一篇天地:(一)建立資源平臺。穩定的平臺是開展交流的保障。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整合各大網站的教學資源,建立了服務本省的數學教研平臺。在這一平臺中,教研工作者可以從自身情況出發,開展交流,以實現資源的共享。(二)建立團隊。保證網絡教研工作的素和能力開展,必須創建一支用于戰斗的團隊,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實現全方面的發展。
網絡教研學校:基于全省組建了網絡教研共同體,鼓舞教研工作者參與進來,并以實驗學校為核心點,帶動其他學校的共同發展,并創新了校本研究的方式,以推動教師自身專業的提升與發展。
戰略踐行:在整個網絡教研中,我們始終堅持“活動為原則,推動教研開展”的原則,構建新模式,依托整個網絡小學高段數學開設了“說課”比賽,“我的數學經驗史”、“某個專題的集體備課”、“主編在線答疑”等活動,將教研工作和教學實際結合起來,并形成了本省特色的品牌活動。
完善機制建設:網絡校驗管理制度是保證教研工作進行的根本。我們堅持人文和制度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并將全評價機制,將網絡教研內容納入到常規教學中來,以促使網絡教研實現常態化發展。
網絡教研課的開展推動了整個教學得改革,推動了校本教研的發展,喚醒了教師的自主意識。立足網絡教研這一全新的形式,并做好推廣工作。
第一,改變了教師的行走方式:網絡教研活動的開展將教、研結合起來,以研促教,實現教學、教研的共同發展,讓教師的教學更具魅力和特色。第二,喚醒了教師的熱情。網絡教研的推廣和普及喚醒了教師內在的動力,使得盲目、浮躁的教師轉變了教研態度,并將教學和研究結合起來,自成一體,進而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第三,促推動了區域教師的均衡發展。在省市小學高段數學比賽中,省會和經濟發達城市的教師一直占據前列,但隨著網絡教研的開展,中小城市的教師也表現了充足的實力,不得不說網絡教研的開展縮小了地區教師的差異,促進了教師的均衡發展。
小學數學網絡教研因其創造性和研究力,形成了一個品牌。構建包容、開放、資源共享的網絡教研平臺,實現教研和教學的有效結合,為學校發展提供針對性指導,促進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網絡教研的開展,是“互聯網+”下的教研新形式,通過開展、滲透、融合實現了教研的根本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