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美學思想一直都是很多藝術家在進行創作和藝術設計時所必須要遵循的創作原則與審美準則。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在物質得到滿足的同時越來越重視精神層面的追求,將傳統美學的精髓融入到現代建筑設計思維當中,不僅會給創作的內容帶來一絲生機,還有利于營造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現代建筑設計。
在感官品味上,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品味,而建筑的規模和體型比較大,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建筑物有著不同的品味。所以在建筑設計時,基本上不需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可通過使用質感和色感較好的材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建筑物整體的美感,當然也可以通過改變建筑物的結構,也能產生對應的美感。
從某種程度上看,建筑是一種載體,而美感是通過視覺對建筑的感受。我國古代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按照一些的原理進行設計的,包括均衡、序列、節奏、韻律、比例和尺寸。隨著生產力的提升和美學的發展,現代化建筑設計更加注重功能的使用和與環境的協調,并實施無中心的自由化格局設計,在建筑各個部分的設計時比較注重對稱、結構相互呼應。一般情況下,建筑設計的形式是不變的,可變的是符號。
建筑物最大的價值是其功能,所以在設計時更應該注重建筑的功能。假如在設計建筑物時,不僅要考量到建筑物內部的空間體型,還需要對平面布置和功能進行全面的優化,確保建筑的功能滿足當下的需求,這樣的建筑設計才能最大化發揮出建筑的價值。
所有的建筑都是為了滿足人類文明發展而設計的,所以無論是建筑美學,還是建筑設計,都應該創造一個富有人性和美感的社會環境,所以在建筑設計時,更應該注重以人為本,注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樣一來以人為本才是當下建筑美學的發展主流,在建筑設計時更應該加強對人文的研究,并融合到建筑設計中。
從古至今,對稱一直存在建筑美學中,不僅是一個基本原理,更是美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且符合樸素的、古典的審美規范。建筑設計只有滿足對稱的需求,才會給人一種美感,使觀賞者感覺到安全感和舒適感,滿足心理上的需求。不僅我國古代建筑中體現對稱美學觀點,在歐洲地區的古典建筑物中,同樣體現了對稱美學觀點。另外對稱是相對的,并非是絕對的,有的對稱只是相似均勻,通過對稱的方式來滿足人的視覺感覺,給人一種安定的感覺;有的對稱是絕對的對稱,基本上一樣,在古典建筑中比較常見,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比例是一種規則,也是一組規則體。在建筑設計時,通過一定的比例獲取對應的規模和量度,并計算出具體建筑物的尺度和形式。那么在建筑設計時,就應該根據建筑的整體結構和布局,建立一組對應的數學關系。這種建筑比例在上世紀中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柱式理論是最為典型,通過把建筑的各個結構的結合和完整的體系相互結合,從而得到具體的數學關系,然后根據數學關系進行建筑設計,最后外觀的形式表現出整體比例的和諧性。
韻律的美學觀點通常情況下,不僅要注重韻律的形式,還需要體現在秩序的布局中。在建筑設計時,可通過增加墻面或者是門窗的方式,來增加整個建筑的韻律感,同時使用不同重復而相對的協調性,增加建筑的韻律。建筑設計中的美學觀點的韻律可以體現在構件間的重復,或者是設計構圖的重復,同樣也可以體現在建筑空間的處理上,都可以增加建筑的韻律感。建筑設計的韻律不僅是空間藝術,更是時間藝術,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緊湊布局和寬松布局,都能充分體現出其中的韻律美。
建筑美學不僅僅包括比例、對稱和韻律,還包括秩序,秩序在建筑美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藝術的綜合體。在建筑美學中,秩序的特點和原理在建筑設計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更是建筑設計實現建筑美感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建筑設計不僅要考慮到建筑局部設置的合理性,還需要對建筑的整體進行完美的劃分,目的是為了把建筑的結構和功能之間建立一種秩序,在建筑上實現建筑美學的需求。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建筑美學也在不斷的變化,建筑美學充分體現在建筑的外觀上,這種美學不僅是一門動態性的學科,還是一個有機的活性系統,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而變化。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下,人們對建筑設計的美學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美學思想很難滿足當下的需求,所以需要建筑師不斷進行吸收各個國家和各種審美觀念,然后結合我國的建筑特點,設計出具有現代的建筑。